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武則天想立太子?狄仁杰一語提醒武則天

        2017-03-22 23:18:0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一嗣圣元年(684年)正月,臨朝稱制的武則天廢中宗李顯為廬陵王,武承嗣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武氏當(dāng)有天下”。目的很明顯,武承嗣想當(dāng)太子,

        一嗣圣元年(684年)正月,臨朝稱制的武則天廢中宗李顯為廬陵王,武承嗣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武氏當(dāng)有天下”。目的很明顯,武承嗣想當(dāng)太子,繼而當(dāng)皇帝。

        武承嗣和武三思同為武則天的侄子,但從宗法看,武承嗣是祖父武士彟的繼承人,其優(yōu)勢比武三思更大,也更容易進(jìn)入武則天的視野。為了謀求太子之位,武承嗣絞盡腦汁,處心積慮,甚至極力向武則天建議“去唐家子孫,誅大臣不附者”。載初元年(690年)七月,武承嗣唆使酷吏周興羅織罪名,迫害李唐諸王,“唐之宗室于是殆盡矣,其幼弱存者亦流嶺南,又誅其親黨數(shù)百家”。

        載初元年(690年)九月,武則天稱帝,廢睿宗李旦為皇嗣,封武承嗣為魏王?;仕秒m然不等同太子,但具有太子的地位。為了除掉李旦,武承嗣先是誣陷李旦的劉氏、竇氏二妃詛咒女皇,繼而把魔爪伸向了李旦。長壽二年(693年)一月,武承嗣誣陷李旦謀反,武則天派酷吏來俊臣審理此案,幸虧樂工安金藏拼死保護(hù),李旦才得以幸免。然而,武承嗣、武三思謀求太子之心不死。

        圣歷元年(698年)二月,武則天年事已高,武承嗣、武三思便再次謀求太子之位,并提出了“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既然如今是武家的天下,理應(yīng)傳位武家子弟。武氏兄弟說的很有道理,但武則天終不忍心廢掉皇嗣李旦,故“意未決”。宰相狄仁杰早已洞悉武氏兄弟的奸惡意圖,隨時(shí)準(zhǔn)備跳出來阻止。

        在立兒子還是立侄子的問題上,武則天舉棋不定,也專門征求過狄仁杰的意見。狄仁杰早有對策,從容地說“文皇帝櫛風(fēng)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傳之子孫。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無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后,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于廟者也。”

        狄仁杰這話說得很明白,太祖、太宗皇帝創(chuàng)立基業(yè),定下規(guī)矩,傳給子孫,如果武則天舍棄兒子,傳給外人,實(shí)在是說不過去;再者,一旦武承嗣、武三思當(dāng)了皇帝,也不可能把當(dāng)姑姑的武則天的靈位放進(jìn)太廟,這是何苦呢?

        武則天還在鉆牛角,說這是我的家事,你管得太多了吧?狄仁杰又說,“王者為四海為家,四海之內(nèi),孰非臣妾,何者不為陛下家事!君為元首,臣為股肱,義同一體,況臣備位宰相,豈得不預(yù)知乎!”意思是說,皇帝無家事,家事就是國事,既然是國事,我這個(gè)當(dāng)宰相的豈有不管不問之理?武則天還是沒表態(tài)。

        過了幾天,武則天做了一個(gè)怪夢,夢見一只大鸚鵡的兩個(gè)翅膀折了,于是請狄仁杰解夢。說到鸚鵡,插一句,之前武則天“習(xí)貓,使與鸚鵡共處”。鸚鵡,暗藏一個(gè)武字;貓,即貍貓,暗藏一個(gè)李字。武則天想通過此舉,昭示李、武二族要和睦相處,然而貍貓不干,“貓饑,搏鸚鵡食之”,武則天很郁悶。

        這次,武則天又拿鸚鵡說事,狄仁杰正中下懷。狄仁杰借題發(fā)揮,“武者,陛下之姓,兩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則兩翼振矣?!币馑际钦f,武則天如果拋棄了李顯、李旦這倆親生兒子,遲早會(huì)跌得粉身碎骨。狄仁杰這話,極具殺傷力,暗示武則天別指望武承嗣、武三思這倆外人,皇權(quán)回歸李家才是唯一出路。這話一說出口,武則天幡然醒悟,“由是無立承嗣、三思之意”。

        在狄仁杰的影響下,不久請立李顯的呼聲、奏疏蜂擁而至,人心如此,武則天“意乃定”。當(dāng)年,武則天將漂泊在外的廬陵王李顯召回京城洛陽,李旦知趣地讓出皇嗣之位,李旦成了太子。立子棄侄這件事,對武承嗣、武三思打擊很大,特別是武承嗣“恨不得為太子,意怏怏”,當(dāng)年就死翹翹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