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開國功臣馮勝為什么會被朱元璋毒死?
朱元璋手下有一員得力大將叫馮勝,他在明朝的開國功臣中位列第三,僅次于大將軍徐達和早死的大將常遇春。他跟隨明太祖南征北戰(zhàn)幾十年,縱橫沙場,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但是,在全國局勢穩(wěn)定下來之后,朱元璋不再需要這些功臣了,于是把毒手伸向了這些跟隨他幾十年的功臣宿將,馮勝也在劫難逃。那么朱元璋為何也不放過他呢?
傳說,馮勝出生時滿屋黑氣很多天沒有散去。他還有個哥哥叫馮國用。他們兩兄弟出身于地主家庭,家中也有幾百畝良田。兩人都喜歡讀書,同樣精通兵法,哥哥深沉穩(wěn)重、有計謀,弟弟則彪悍勇猛、多智略。兄弟兩個在當?shù)匾埠苡忻麣狻?/p>
元末大亂,于是馮國用和馮勝兄弟兩人帶著隊伍投奔了朱元璋的起義軍。在軍中,馮氏兄弟始終跟隨在朱元璋的左右,策劃軍國大計,成為朱元璋的心腹親信。
一次,朱元璋為了收服降兵的心,讓五百名降兵做自己的親兵,宿在大帳周圍,而把平時所用的衛(wèi)士全都換掉,只留馮國用一個人在床旁服侍,可見朱元璋對這兄弟兩個的信任。但是不幸的是,馮國用死在軍中,朱元璋親自祭奠痛哭,后來還追封他為郢國公。
從這之后,馮勝接任了馮國用的職位,替朱元璋統(tǒng)領(lǐng)親軍,出生入死。起初,馮勝始終跟在朱元璋身邊,經(jīng)常為朱元璋謀劃戰(zhàn)事,機智勇敢,和哥哥一樣,深受朱元璋的賞識和信任。后來,馮勝又被派去輔助大將軍徐達,南征北戰(zhàn),立下赫赫戰(zhàn)功,為朱元璋登上皇帝寶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此后,朱元璋開創(chuàng)了大明王朝,登基稱帝。馮勝因為深受太祖信任,在擔任軍事將領(lǐng)的同時被任命為太子的老師。當時,雖然江南、中原等地已經(jīng)并入明王朝的版圖,但周邊地區(qū)還沒有歸附,繼續(xù)進行統(tǒng)一全國的戰(zhàn)爭仍是當時的首要任務。馮勝幾次跟隨大將軍徐達渡過黃河,平定山西、陜西地區(qū),每戰(zhàn)必勝,朱元璋為此十分喜悅。于是,朱元璋按照他的功勞授予他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同參軍國事,又封宋國公,年祿三千石。這在當時已經(jīng)是非常高的職位了。
之后,馮勝又奉命帶領(lǐng)二十萬大軍去征討元將納哈出。他精心籌劃,謹慎運兵,并親自觀察地形,掌握敵我雙方的情況以做出正確的分析,節(jié)節(jié)勝利,到最后更是兵不血刃地降服了納哈出,并把二十萬降軍帶人關(guān)內(nèi)。
朱元璋聽到消息后,又異常高興,于是馬上派出使者迎接慰問馮勝。但是馮勝的這次大勝利也招來了一些人的妒忌和猜疑,一些謠言不時傳出,有的說馮勝藏匿了戰(zhàn)爭中俘獲的許多好馬,有的說他乘機騙取了很多財寶,又有人說他強娶蒙古王子的女兒。這樣一來二去,本來猜疑心很重的朱元璋也相信了這些謠言,他不但沒有獎賞馮勝的大功,反而下令收回馮勝的大將軍印,讓他到鳳陽去居住。馮勝立了大功卻落得個這樣的結(jié)果,還時刻受到監(jiān)視,再也沒有帶兵打仗,每日為此非常地憤懣。
朱元璋基本穩(wěn)定了全國的局勢,南方的割據(jù)勢力和北元的殘余力量都先后平息下去了,明王朝的統(tǒng)治更加鞏固,再也沒有一支外部力量能和明王朝相抗衡了。于是,閑下來的朱元璋一直對外的目光轉(zhuǎn)向了這些跟隨他幾十年和他出生入死的大將們,總是猜疑他們有一天會奪他的皇帝寶座。是什么原因讓朱元璋有著這么大的疑心呢?
原來,在長達幾十年的戰(zhàn)爭中不免會有一兩個武將叛變,朱元璋因此更是小心翼翼,對諸將更加不放心了。他不斷編一些勸人做忠臣孝子的書籍,要求人們對自己忠誠,花費了許多心思。但是最終,這個強權(quán)皇帝還是覺得說教遠不如斬盡殺絕的效果好,只有殺光了那些威脅他地位的人,他才能把皇的位子坐穩(wěn)。從這時起,朱元璋就把誅殺功臣當成最急待解決的事情了。
而恰巧,這時的官僚集團也形成了各種小集團,有文武之間的矛盾,也有淮西集團和浙東集團的矛盾,官員們互相攻擊傾軋,排斥異己,這正好為朱元璋提供了很好的借口和機會,利用官員之間的矛盾,個個擊破。宰相胡惟庸死了,開國功臣李善長死了,朱元璋又怎能允許馮勝獨活呢?
一天,朱元璋把馮勝召進宮里,擺了酒席與他對飲。他一邊飲酒還一邊安慰馮勝說:“我知道現(xiàn)在外面有些人一直在說你的壞話。你徑自放心好了,我是信任你的,絕不會相信那些流言?!瘪T勝聽了不禁感激涕零,直稱贊皇帝的圣明,也放下心來和朱元璋開懷暢飲。飲至正歡,君臣二人好像回到了許多年前稱兄道弟,把酒言歡的日子,當日馮勝久久抑郁的心情也得到了很大的舒緩。
然而,馮勝萬萬沒有想到,當他從宮中回到家后,還為皇帝的厚待而滿心歡喜,不想當夜就七竅流血,暴病而死。這一代功臣,沒有如愿地死在沙場之上,反而死在了他始終尊敬信任的明太祖朱元璋的毒酒之下。他死了以后,朱元璋不準他的兒子承襲他的官職,也不得錄用為官,馮家這功勛之家很快就在太祖的有意壓制下衰落下去了。為明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最后竟然落得這般下場,無論是當時的人還是現(xiàn)在的人聽了都不禁為之惋惜、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