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高智商計殺袁尚 借刀殺人不可謂不高明
三十六計里的第三計,借刀殺人計謀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別人的手去害人。作品簡介《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它是根據(jù)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jīng)驗總結(jié)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chǎn)之一。在三國時,三十六計被靈活的用于戰(zhàn)爭等事件中,以下為大家說的是曹操計殺袁尚,用的就是三十六計中的借刀殺人。
袁尚(?-207年),字顯甫,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漢末群雄之一袁紹的第三子,受到袁紹的偏愛,并于袁紹去世后繼承了袁紹的官位和爵位,也因此招致長兄袁譚的怨恨,兄弟之間經(jīng)常兵戈相向。后袁氏兄弟均被曹操所敗,袁尚與二兄袁熙逃往遼西投奔烏丸首領(lǐng)蹋頓,但不久曹操即平定烏丸,二人只得又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卻被公孫康所斬,首級也被送往曹操之處。
袁紹生前以袁尚美貌及后妻劉氏所喜愛而欲立為繼承人,但未正式表態(tài)。眾人欲立其長子袁譚為繼承人,但逢紀(jì)、審配一向因為驕傲奢侈使袁譚反感,辛評、郭圖都同袁譚親近而與審配、逢紀(jì)有矛盾,審配等人害怕袁譚即位以后辛評等人為害自己,就假托袁紹的遣命,擁戴袁尚作為繼承人。
借刀殺人曹操計殺袁尚
曹操和袁紹爭奪中原的時候,公孫康在遼東任太守,不臣服曹操。曹操打敗袁紹以后,袁紹的兒子袁尚、袁熙逃奔北方烏丸。曹操大破烏丸后,烏丸單于和袁氏兄弟一起逃到了遼東。
有人勸曹操乘勝征遼東,擒拿袁尚兄弟。曹操說「我正要讓公孫康斬送袁尚、袁熙的首級,不需要我親自動手?!褂谑?,曹操便帶兵退了回去。公孫康聽說曹操撤兵,果然斬殺了袁尚、袁熙和烏丸單于,把他們的首級送到了曹操那里。眾將感到很奇怪,便問曹操「您撤兵而公孫康送袁氏兄弟首級,這是甚么道理?」
曹操說「公孫康一向懼怕袁尚的勢力,如果當(dāng)時我派兵急攻遼東,公孫康必定與二袁合力抵抗。我不攻他們,他們自己就會互相攻殺?!贡妼⒙犃耍己芘宸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