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敢把皇帝拽回來聽自己意見的大宋名相
皇帝很生氣,后果很嚴重?;实凵鷼獍l(fā)火,那朝臣只有低頭領罪的份。不過,幾千年的歷史總有那么幾個個案?;实郯l(fā)火,他們反倒不怕,寧死也要諫言。
宋朝的皇帝不怎么樣,但有很多忠君愛國的臣子,也有一些直言勸諫的宰相,寇準就是其中一位。寇準出身于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寇相在五代后晉時中過進士,曾在貴族府第做小官。寇準出生后不久,父親就去世了,因此家境貧寒,可是深受書香世家影響的寇母十分重視寇準的學習。少年時的寇準,聰明好學,從書本上學得許多知識和道理。尤其對《春秋》三傳,讀得爛熟,理解得很透徹。這為他以后入仕從政打下了初步的知識基礎。
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18歲的寇準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大理評事,一年后又被派往歸州巴東任知縣。22歲升任成安知縣。以后他又先后升任鹽鐵判官、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等直學士等官。寇準官運亨通:不是由于阿諛逢迎,依附權貴,而是他剛正廉明不畏權,非常受人敬仰??軠实那嘣浦鄙峡康氖亲约旱闹艺\與智謀,宋太宗說他“臨事明敏”。寇準在太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職,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與參知政事畢士安一同出任同平章事(宰相)。
端拱二年某日,寇準在大殿上奏事,言辭激烈,宋太宗非常生氣,幾次打斷寇準的話,寇準就是不聽。宋太宗大怒,起身離座向后走去。誰成想,寇準卻一步上前,拉住宋太宗的衣角,不讓皇帝走,硬把宋太宗拽回座位上坐下,自己堅持把話說完。
看到此景,大臣們都為寇準捏了一把汗,以為寇準這次要吃苦頭了。歷朝歷代還沒有哪個大臣敢在皇帝發(fā)怒的時候拉著龍袍不讓皇帝走,這可是大不敬,是犯上的大罪??筛屓撼枷氩幻靼椎氖堑剿翁诰谷蛔讼聛恚察o的聽完寇準的話。不但不生氣,反而對寇準大加稱贊。
從此之后,宋太宗對寇準更加信任和重用,還把寇準和唐太宗時著名的“諍臣”魏徵相比,說:“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p>
淳化二年春天大旱,宋太宗召集群臣討論,大家都說這是自然災害,只有寇準大聲道:大旱是由于刑罰不公造成的。宋太宗問有什么不公的事,寇準說:“祖吉、王淮兩人都因受賄犯法,祖吉得到的贓款少,卻被殺了;而王淮因為是大臣王沔的弟弟,獲贓甚巨,只受了杖刑,后官復原職,這難道公平嗎?”宋太宗急忙進行調(diào)查,事實確實如此。于是,從重處理了王淮,褒獎了寇準。
寇準在太宗朝群臣中,以剛直足智著名。不過,在景德三年,寇準因王欽若等人排擠,辭去相位。天禧元年又恢復宰相職務,后因參與宮廷權力斗爭,被丁謂等人排擠,貶至雷州,于1023年病死。
明道二年,宋仁宗為他昭雪,歸葬下邽。敕令恢復寇準太子太傅、萊國公,贈中書令,謚號“忠愍”?;实v元年,宋仁宗令翰林學士孫抃為寇準撰寫《萊國寇忠愍公旌忠之碑》,并親筆為碑首篆書了“旌忠”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