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手下嫡系燕王盧綰為何要叛變歸附匈奴
雖然在后世的時候張良蕭何等人的聲望更加高,而盧綰鮮有人知,但是其實在西漢初期的時候盧綰的威望還要在蕭何等人之上,他是劉邦手下嫡系之中唯一一個封王的,而且還是封為了燕王,可以和中央內外夾擊,對付其他的諸侯王,可見當時盧綰是多么的受信任。
盧綰也是劉邦一起的人,他也出生于沛縣(這么一個小小的地方,竟然出了這么多日后的達官顯貴,現(xiàn)在看來真的是不可思議。)而且他和劉邦是同一天出生的,所以兩人從小就是一起玩的,可以說是穿同一條褲子長大的,盧綰就像是劉邦的跟屁蟲一樣,后來等到長大以后,劉邦造反的時候盧綰也是毫不猶豫的就跟著反了,可見兩人的感情多么的好。
雖然盧綰因為資質所限,不能在戰(zhàn)場政治等地方幫助劉邦做出太多的貢獻,但是盧綰的存在本身對于劉邦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安慰的事情(有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一起為了一件事一起奮斗怎么說也是一件非常溫暖的事情)所以他雖然沒有立下大功,但是還是非常受到劉邦的信任,劉邦相信他盧綰不會背叛自己,甚至在后來鼎定天下,大封天下的時候暗示手下人把他推為燕王,說起來他是劉邦嫡系手下里面唯一一個封王的(韓信等人算不上是嫡系,他們更多算是一個合作者的身份。)但是后來因為受到了手下人的蠱惑,再加上當時劉邦病重,朝政不少都落到了呂后手中,盧綰也做出了傻事選擇了背叛,帶著自己的家人仆從退到了匈奴的地界,等著劉邦病好起來,再請罪,但是劉邦一病不起,而盧綰也病逝在了匈奴的地方。
盧綰在漢朝功臣里排名第幾
盧綰是西漢初期有名的燕王,也是劉邦立國之后為數(shù)不多的異姓王之一,有些人就很困惑這貨到底在漢初功臣中可以排到第幾才能夠有著這樣的尊崇的地位,但是其實縱觀漢初功臣排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盧綰什么事情,要論功勞他根本排不上號。
盧綰雖然在當時有著很高的地位,但是縱觀盧綰的以后一生,遍察《史記》會發(fā)現(xiàn)盧綰在劉邦起事的過程中功勞并不高,他既沒有征戰(zhàn)沙場,也沒有決勝千里,更多的是作為劉邦的近臣,一直跟在劉邦身邊做一些簡單的文職。那么盧綰的功勞不高為什么可以封王呢?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盧綰和劉邦是同一天出生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在當時的大漢陣營中最受劉邦信任的就是盧綰,而盧綰也是一直跟著劉邦一起連年征戰(zhàn)打下了不朽的基業(yè)(雖然立功上沒有他多少事情但是怎么說也是元老級人物不是嗎?),縱觀劉邦的嫡系,真正被封為異姓王的只有盧綰,而且還是燕地這么一個邊關的重地,可以外拒匈奴,內鎮(zhèn)諸侯,可見劉邦是多么的信任盧綰。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盧綰的才能功勞在當時的功臣之中根本排不上號,而劉邦也就是把他當做一個寵臣,手下的人也是清清楚楚,所以在功臣排名的時候就沒有提到盧綰,單論功勞別說是蕭何、張良等人就連那些名不見經傳只是排到了100名之后的人功勞或許都在他之上,而等到封王的時候又默契的把燕王之位給了盧綰。
盧綰為什么叛變
剛剛上任成為燕王的幾年盧綰一直是盡心盡力,恪盡職守,力保大漢王朝邊疆無憂,如果就這樣發(fā)展下去,盧綰的一生或許就能這樣安然的結束了,然而事情總是不會這么一帆風順,隨著大漢王朝一個個異姓諸侯王的被鏟除,盧綰的心中也產生了一絲動搖,只是當時還好,并沒有表現(xiàn)出來直到有一天。
那時候正是劉邦去征討陳豨的時候,陳豨派人向匈奴求助,盧綰也派人出使匈奴,不過他的目的不是為了求助,是為了阻止匈奴出兵幫助陳豨,可見這個時候盧綰還是一心為了大漢的,但是他的這個使者張勝在外面被人勸服了,回到盧綰身邊的時候就對盧綰說:“現(xiàn)在之所以劉邦這么信任你,不是因為你們感情好啊,是因為現(xiàn)在諸侯王還在燕國還有用啊,要是有一天諸侯王都沒了,你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北R綰其實早就被這些年來劉邦不時對于自己那些異姓諸侯王下手有了擔憂,這么一聽就慌了神,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聽張勝的。
其實也是盧綰自己慌了神,要知道劉邦雖說被后人稱為殺功臣,但是其實除了韓信這個有著造反嫌疑的人之外,其實他真沒對自己直系的功臣下過什么手,都是對那些個后來投降的諸侯王下手的,不過當時劉邦已經病重了,幾乎很多事情都是呂后再做的,劉邦會顧念感情,呂后可不會啊,所以盧綰還是叛變了,但是好歹還是有著感情在,再劉邦發(fā)現(xiàn)盧綰叛變讓人去攻打的時候,盧綰也沒做抵抗,只是退出了燕國將親近之人帶到了長城邊上,打算等到劉邦病愈之后請罪,再辭了王位,在他看來這么是能保住自己一家老小的,但是劉邦居然病死了,盧綰只好真的背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