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紀曉嵐死后嘉慶帝給了他一項至高榮譽

        2017-03-05 12:20:2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嘉慶十年(1804),注定是不平靜的一年,一代文宗紀曉嵐和他的至交好友體仁閣大學(xué)士劉墉,雙雙去世。不過相比劉墉,紀曉嵐死后受到了嘉慶帝的

        嘉慶十年(1804),注定是不平靜的一年,一代文宗紀曉嵐和他的至交好友體仁閣大學(xué)士劉墉,雙雙去世。不過相比劉墉,紀曉嵐死后受到了嘉慶帝的特殊恩遇。

        嘉慶十年正月二十六日,由于紀曉嵐主職禮部以來,功績卓著,于是命以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xué)士、加太子少保,管國子監(jiān)事。紀曉嵐激動之余,又呈遞謝恩折子,感謝皇上的恩遇。

        此時的紀曉嵐受了風(fēng)寒,在床上連躺了三天沒能起床,這是他從新疆被赦回京之后,幾十年來第一次因病臥床不起。這使兒孫們非常擔(dān)心,一個個都來到他的床前。

        面對著兒孫們悲傷的神情,紀曉嵐對他們說道:“我自三十一歲步入翰林,到如今已經(jīng)五十個春秋。在領(lǐng)纂四庫全書時,得以遍讀世間群書,人生旅途,可謂知矣。有幾句話,你們要切記心中?!?/p>

        紀曉嵐說罷,連續(xù)咳嗽了幾聲,然后慢慢的將他的“四莫”遺言吟詠了一遍:

        貪莫斷書香,富莫入鹽行;

        賤莫做奴役,貴莫貪賄贓。

        在場的兒孫們都含淚點了點頭。

        嘉慶帝聽說紀曉嵐患病,命御醫(yī)到紀府來給紀曉嵐治療。幾天之后,紀曉嵐病情好轉(zhuǎn),就又能上朝執(zhí)事了,不過這時是做著轎子,或“紫禁城騎馬”。紀曉嵐的老朋友劉墉,卻在此時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賜謚“文清”。

        劉墉去世后,紀曉嵐十分傷感,還好,他還有一位老朋友朱珪。二月四日,紀曉嵐和朱珪兩位老人一同進入內(nèi)閣,同赴翰林院,一時間傳位佳話。這是因為,紀曉嵐這年八十二歲,任職協(xié)辦大學(xué)士;朱珪這年七十五歲,任職體仁閣大學(xué)士,堪稱兩名老年相國。

        紀曉嵐、朱珪二人家鄉(xiāng)一個河間,一個大興,同屬于畿輔,乾隆丁卯科一同參加鄉(xiāng)試,紀曉嵐第一,朱珪第六。后來,紀曉嵐領(lǐng)纂《四庫全書》,朱珪擔(dān)任颙琰老師;晚年又同廷稱臣,兩位老人又是終生不渝的好朋友。

        二月十日,紀曉嵐再次得病,昏睡了整整一天,氣息已經(jīng)十分微弱。過了四天,紀曉嵐合上了雙眼,一代文宗結(jié)束了他的一生。

        嘉慶皇帝聽到消息,十分悲痛,馬上在第二天發(fā)布恩詔,表達了自己的哀痛之情,并贊頌了紀曉嵐一生的功績,諭令有關(guān)衙門辦理其身后撫恤,賜銀五百兩經(jīng)理喪事。

        隨后,嘉慶帝親自為紀曉嵐撰寫了《御祭文》和《御賜碑文》,對紀曉嵐的一生才德功勞評價極高。這篇碑文為數(shù)幾百字,這里就不羅列了。

        嘉慶帝在碑文中盛贊了紀曉嵐:“學(xué)問貫通,素優(yōu)士林;總纂《四庫全書》,為冊府置雄文,極盡儒臣之能事;主持文柄,為朝廷從優(yōu)選士;盡職禮部,位稱大儀?!?/p>

        最后總評紀曉嵐道:“敏而好學(xué)可為文,固實華之并茂;授之以政無不達?!彼约o曉嵐的謚號為“文達”。在那時,作為一個臣子能夠壽終正寢,并且能夠得到皇帝親賜祭文和碑文,這實在可以稱得上備極哀榮了,朝廷百官個個羨慕不已。

        依照紀曉嵐的生前遺囑,喪事辦的尤為節(jié)儉。隨葬品只有一串朝珠,共三十八顆;一頂玉制帽盔以及他生前的印盒等少許物件。

        紀曉嵐陵園共占地一百多畝(這是紀曉嵐去世之后買的家族墓地),幕地前面是蒼松翠柏,蔥郁茂盛。在它的外圍是高大的白楊樹,紀曉嵐的墳?zāi)贡阍诹陥@的正中央,占地約二百多平方,高約八九米如同一個大土丘。

        墳?zāi)骨坝幸粔K高大的“蛟龍碑”,嘉慶帝《御制碑文》就刻在正面,高約四米,寬一米,厚四十厘米。碑前有供祭品用的石案、石爐。前面是寬闊的神道,神道的盡頭立著一塊高大的石碣,在它的正面刻著一行大字:“皇清太子少保協(xié)辦大學(xué)士禮部尚書紀文達公神道碑?!?/p>

        在碑的旁邊,有一塊御制的下馬石,按清朝規(guī)定,凡路經(jīng)此地的官員,不論品階高下,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表達崇敬之意。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