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遺詔在此 為何雍正還能當(dāng)上皇帝
2017-03-05 08:09:5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dǎo)語:關(guān)于雍正皇帝繼位,民間及野史傳聞甚多,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是矯詔篡位,認(rèn)為康熙帝本想傳位于皇十四子胤禎,而皇四子胤禛串通隆科多將遺詔
關(guān)于雍正皇帝繼位,民間及野史傳聞甚多,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是矯詔篡位,認(rèn)為康熙帝本想傳位于皇十四子胤禎,而皇四子胤禛串通隆科多將遺詔上的“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于四子”。
這一說法一直得到許多人認(rèn)同,但當(dāng)康熙遺詔一出,這種看法就消聲了。因?yàn)榭滴踹z詔中并未出現(xiàn)“傳位十四子”的字樣。
而原文中有這一句:“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tǒng)。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并且滿語是清朝的國語,康熙的詔書不可能只改漢文,不改滿文。滿文是豎寫的,把“十”改成“于”是不好改的。
清代的用語規(guī)范,檔案中凡寫到皇子時,都要寫成“皇某子”、”而不能寫成“某皇子”。僅將“十”字改成“于”字,豈不是將“傳位皇十四子”改成“傳位皇于四子”。
再說清代人寫“于”字是用繁體“於”,而不是現(xiàn)在簡體字“于”字,所以將“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于四子”,完全是憑主觀的想法編造出來的。
然而這份遺詔也不能說明雍正繼位合法。因?yàn)榇丝滴踹z詔是雍正登基后擬就并頒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跡,所以遺詔不能說明雍正是否篡位。
并且海峽兩岸的康熙遺詔的滿文部分的繼位人描述部分缺失,兩份滿文遺詔缺失的部位也在同一位置,不知是否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