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庾亮不賣的盧馬 表現(xiàn)了庾亮什么品質(zhì)
庾亮出生于289年,卒于340年。他出生的地方是現(xiàn)在的河南省,所屬的朝代是東晉王朝。庾亮在當(dāng)時的名氣非常大,名聲也十分好。通過庾亮簡介可以看出庾亮和皇室有親戚關(guān)系,庾亮有一個妹妹,就是東晉明穆皇后庾文君。在庾文君臨朝的時候,庾亮的權(quán)勢達到頂峰。
通過庾亮簡介可以知道庾亮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庾亮十分努力,他在刻苦學(xué)習(xí)先生布置的課業(yè)同時,還會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他閱讀所涉及的范圍很廣。在這個過程中,他積累了很多的經(jīng)驗,而且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觀點。在眾多書籍中,庾亮對莊子的書籍十分感興趣,在閑暇時間,他總會仔細研究莊子的書籍。因為庾亮看的書很多,也很愿意和同伴相互交流,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慢慢的就積攢了一些人氣。
庾亮不僅知識淵博,長得也非常不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庾亮都有自己的原則,他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這些原則。他推從古代的禮教思想,因此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是十分嚴肅、莊重,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表達出他禮教思想的尊重。因為他過于正義嚴峻,導(dǎo)致有些人對庾亮有些害怕。在工作中,庾亮也是盡心盡責(zé),在擔(dān)任大將軍職位的時候,因為在工作中表現(xiàn)很突出,他的官位一直在升,在成為了中書郎后,庾亮的任務(wù)就成了教授課程,他所講授的內(nèi)容,受到了聽講人的一致好評。
庾亮的典故
庾亮的典故一共有兩個。第一個是由庾亮登樓的典故。在一個秋天的夜晚,庾亮和他隨行人員一起去南樓上賞月色,而恰巧的是當(dāng)時南樓上還有其他人在,他們看到庾亮等人上來,便急忙回避。庾亮十分享受這美妙的月夜,月亮高高掛在空中,這樣的場景讓庾亮不自覺就愉悅起來。
庾亮一夜沒有睡覺,他和友人談?wù)摰呐d致勃勃。于是庾亮登樓便成了一個典故,庾亮登樓的典故其實就是形容庾亮登樓賞月的情景。因此庾亮登樓的典故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借代,只要一提到庾亮登樓就是表達在秋天的夜晚登上南樓去賞月,愉悅身心。
庾亮的典故還有一個就是有關(guān)的盧馬的故事。當(dāng)時,庾亮有一匹馬,這匹馬非同尋常,價值非常高。但是只要有人騎在它的背上,它就會想方設(shè)法的折磨馬背上的人,不僅奔跑的速度很快,而且還會左右搖擺,馬背上的人根本承受不了這番顛簸,最終都會從馬背上掉下來。因此庾亮的這匹的盧馬被稱為是不詳?shù)鸟R,很多人朋友都勸說庾亮把這匹馬賣掉。
庾亮由最初的猶豫到最后同意了友人的建議,可是還沒有賣的時候,庾亮就想到:“這匹馬在我這里不吉利,那賣給他人的話,這不是給他人帶來禍患嗎?”所以,最終庾亮也沒有把這匹馬賣掉,但庾亮也不會騎,就把它放在家里養(yǎng)著,以防這匹馬傷害到別人。這就是庾亮不賣的盧馬的典故。
庾亮不賣的盧馬
庾亮是古代晉朝史上的一位官員,有關(guān)庾亮的一個故事是庾亮不賣的盧馬。這個故事具體內(nèi)容是這樣的,庾亮自己擁有一匹馬,這匹馬在庾亮看來十分出眾的能力。一旦有人騎上馬背后,這匹馬就能第一時間辨別騎上馬背的這個人是否有能力把它駕馭。
如果能的話,馬就會十分乖巧,反之,如果這匹馬感覺到主人沒有能力來駕馭它,即便已經(jīng)上馬了,這匹馬也會使盡渾身力氣,發(fā)起性子,急速奔跑,這個過程會把馬背上的人折騰的不成人樣,最終這個人因為經(jīng)受不起這樣的顛簸就會從馬背上掉下去。這匹馬的名字叫做的盧馬,在人們知道了這一故事后,只要一聽到的盧馬就會感到很不吉利,因為大部分人只要騎上這匹馬背,很大程度上性命就保不住了。
當(dāng)時的年代,許多人都很迷信,庾亮身邊的人聽到了這一傳言后,便急忙告訴庾亮要他想辦法把這匹馬賣掉,庾亮原本沒有這個打算,在聽到許多人都勸他把這匹馬賣掉的時候,他就有點猶豫了,也準(zhǔn)備把這匹馬賣掉??墒氢琢两?jīng)過一番仔細思考后,對周圍人說:“我的這匹馬不吉利,如果我把我的這匹的盧馬賣掉的話,那豈不是會傷害到其他人,這種缺德的事情可不能干。”于是庾亮就沒有把馬賣掉,但也從不騎它,就放在家里養(yǎng)著。庾亮不賣的盧馬的故事表現(xiàn)出他心地善良的一面。
庾亮登樓
庾亮登樓是一個典故,這個典故所說的主要內(nèi)容是庾亮和幾個好友在一個叫南樓的地方欣賞夜景的故事。這個故事其實非常簡單。
據(jù)說,庾亮某次因為一些原因去了武昌,恰好,他在武昌有幾個好友,他便和這幾個好友相約去登南樓看夜景,幾人登上南樓之后,覺得夜景非常美麗,便在樓閣中停留了一個晚上,眾好友在良辰美景的襯托下談性非常濃厚,雖然有一部分人在中途睡著了,但是庾亮和其余人卻暢聊了一個晚上。這就是庾亮登樓的典故,這個過程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因為庾亮與眾好友登樓的時候正是秋季,不僅天氣十分舒爽,月色也非常不錯,南樓周邊的意境非常濃厚,所以庾亮登樓這一典故說的不僅僅是庾亮和好友相談甚歡的一個晚上,而是表達秋季賞月的美好。
當(dāng)然,庾亮登樓的典故之所以能廣泛流傳,是因為人們對這一過程的向往。畢竟,平常的時候想要輕松的暢談一晚,并且是在如此有意境的環(huán)境下是非常難得的。庾亮也是和好友登上南樓之后才發(fā)現(xiàn)月色正好,當(dāng)下便決定要留下了,之后更是暢聊了一夜,這樣的愜意在平常是非常難得的。所以說,庾亮登樓看似很簡單的一個事情,其實是表達了人們心中對于這份愜意的向往,人們希望可以放下重擔(dān),和幾個好友于風(fēng)景甚好的地方無憂無慮的暢談一番,這也是人生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