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軍事家伍子胥和申包胥是至交好友嗎
伍子胥和申包胥,兩個曾經(jīng)是至交好友,后來因為滅楚護楚的問題產(chǎn)生分歧,最終分道揚鑣,成為死敵。
就個人成就和后世知名度來說,伍子胥和申包胥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伍子胥出生貴族,很早就已經(jīng)出名了,后來到了吳國之后,更是聞名于春秋各國。反觀申包胥,連生卒年都沒有人知道,后世唯一知道就是他在秦國驛館大哭七天七夜,最終感動秦王,出兵幫助他救助楚國。
但在人生境界和德行操守方面,兩人恰好相反。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發(fā)下滅楚誓言,申包胥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發(fā)出了護楚誓言,兩人徹底決裂。后來,伍子胥破入楚國國都,做出了鞭尸的殘忍舉動,惹得申包胥對他更加的怨恨,他讓人帶話給伍子胥,強烈的譴責(zé)了伍子胥,伍子胥對此的回答是,只要能報父兄之仇,倒行逆施之事他也會常為之。
楚國都城被破的時候,申包胥逃出楚國國都,輾轉(zhuǎn)來到秦國,面見秦王,想向秦王借兵擊退吳國,但是秦王以路途遙遠,恐不能及的理由拒絕了申包胥的請求。被拒絕的申包胥來到驛館之中,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之中,想到自己的故國將不復(fù)存在,傷心的大哭起來。這一哭就持續(xù)了七天七夜,秦王聽到申包胥在驛館之中大哭七天七夜,不吃不喝,非常的感動。
最后,秦王派出五百戰(zhàn)車,馳援楚國,申包胥帶著這五百戰(zhàn)車回到楚國,再加上楚國民眾的一致對外,終于擊退吳國,保護住了自己的國家。
伍子胥一夜白頭是什么原因
伍子胥和楚平王的太子一起逃楚國之后,由于楚王的大規(guī)模搜捕,使得他不得不東躲西藏,好不容易逃到楚國的邊境昭關(guān)邊。
出了昭關(guān)就是一條直通吳國的大河,但是昭關(guān)的鎮(zhèn)守者是楚國著名大將,而且由于是邊境重關(guān),戒備非常的森嚴。伍子胥只好和太子躲進旁邊的山林之內(nèi),恰巧碰到了傳說中的扁鵲的弟子?xùn)|皋公。
東皋公認出了被通緝的伍子胥,但是他非常同情伍子胥的遭遇,不但沒有向官府舉報,還非常熱情的招待伍子胥他們,東皋公還向伍子胥保證會幫助他們通過昭關(guān)的。
可是,一連七天過去了,東皋公絲毫不提過關(guān)的事情,伍子胥心中非常的焦急,急切的問東皋公說:“父兄大仇不能得報,我被困在此地實在是度日如年,您想到了什么妙計來幫我?”。東皋公回答說:“辦法我已經(jīng)有了,現(xiàn)在就差一個重要的人物了,他馬上就來了,你安心等待即可”。
伍子胥聽到此話,不知道該不該相信東皋公,畢竟他們之間沒有任何交情,他也不是太了解東皋公這個人。晚上就寢的時候,伍子胥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他在糾結(jié)著到底該怎樣做。如果自己離開東皋公,獨自一人想辦法出關(guān),這和送死沒區(qū)別,如果在這邊繼續(xù)等的話,又不知道還要等多久,心中焦急萬分的伍子胥一夜未睡。
第二天早上,東皋公看到伍子胥,非常的驚訝的說:“你怎么一夜之間頭發(fā)全白?”伍子胥拿過銅鏡一看,發(fā)現(xiàn)自己的頭發(fā)已經(jīng)雪白如雪,而旁邊的東皋公卻拍手稱好,連聲說“這是上天的安排??!”
原來,東皋公找到一個和伍子胥長的非常相像的朋友,準備讓他裝扮伍子胥,然后讓伍子胥和太子裝做那個人的仆人,當(dāng)官兵捉拿他的朋友的時候,白發(fā)的伍子胥和太子可以乘機出關(guān)。事后,士兵發(fā)現(xiàn)抓錯人了,也不會想到伍子胥已經(jīng)逃出關(guān)外去了。
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伍子胥逃出了昭關(guān),最后來到了吳國,幫助吳王破滅大楚,得報父兄之仇。
伍子胥的名字怎么讀
伍子胥,春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吳國著名將領(lǐng),原籍楚國人。
伍子胥因為自己的父兄被楚平王所殺,逃亡到吳國,被當(dāng)時的吳國公子姬光收為門客,后來幫助姬光殺死吳王姬僚,姬光得以即位,世稱吳王闔閭。最后,伍子胥被闔閭之子夫差賜死,自刎而亡,死后尸體被夫差投于錢塘江喂魚。
伍子胥,名員,字子胥,后來因為曾被封地“申”,又被稱為“申胥”,后世多稱為伍子胥,關(guān)于他的名字讀音,主要集中在胥的讀音上,很多人將這個字讀為第四聲“xu”,其實正確的讀法是第一聲“xu”。
“胥’字本意為古代的小官,作胥吏之稱,也就是小吏的意思。它也有全、都的意思,可以組詞為萬事胥備。還有蟹醬的意思,組詞為蟹胥。最后一個是中華名族的傳統(tǒng)姓氏為“胥”,很多人都會將“胥”誤讀為第四聲的“xu”,但是不管做什么意思解釋。這個字只有一種讀音,那就是第一聲的“胥”,“胥”字現(xiàn)在多為姓氏。
“胥”中國傳統(tǒng)姓氏,讀音為第一聲“xu”。有關(guān)“胥”姓的來源,現(xiàn)在有三種說法,專家學(xué)者多認為,“胥”姓來源上古的華胥族。而對于一些典籍進行研究之后,有些專家不同意這種說法,他們認為“胥”姓來源于晉國大臣胥臣。還有一些人通過家譜的研究發(fā)現(xiàn),“胥”姓來源于“姬”姓,是姬氏的一個分支。
總的來說,伍子胥的正確讀音是“wǔzīxū”,不能讀做“wǔzīxù”了,電視劇《華胥引》的“胥”字也是讀作第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