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盤點(diǎn)歷史上喜制毒煉藥的“神龍教主”皇帝

        2017-03-04 09:38:5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五代時,天下亂離,紀(jì)綱頹靡,帝王常命四川、廣西等地進(jìn)貢鴆鳥、蛇頭、胡蔓藤、鉤吻草等草藥的毒汁,殺害膽敢有貳心的大臣。 金庸的小說里

        五代時,天下亂離,紀(jì)綱頹靡,帝王常命四川、廣西等地進(jìn)貢鴆鳥、蛇頭、胡蔓藤、鉤吻草等草藥的毒汁,殺害膽敢有貳心的大臣。

        金庸的小說里經(jīng)常有上級通過毒物來控制下屬的手法,比如天山童姥的生死符、日月神教的三尸腦神丹和神龍教主的爆胎易經(jīng)丸。金庸寫小說向來以史為鏡,可見這種現(xiàn)象在史上真的存在過。在封建社會講究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皇帝與群臣實際上就是主奴關(guān)系。

        皇帝對大臣打廷杖、斬首、凌遲、“火燒慶功樓”、株連九族,以威嚇使其臣服不生二心只能算是常規(guī)手段;而某些帝王另辟蹊徑,用毒藥戕害官員,讓臣下為他嘗有毒之藥。且又能充當(dāng)“試劑”只用,圖自己長生不老。

        沒有一個帝王不想活到萬歲千秋,這就給方士進(jìn)各種丹藥以邀寵開了方便之門。據(jù)王明清《揮塵余話》卷二記載,宋朝有個叫王定觀的人,很有才學(xué),政和末年,在朝中做官。一日,他忽然被召進(jìn)宮內(nèi),宋徽宗趙佶說;“朕近來找到一位異人,能制丹砂,花了一年功夫,煉成一粒長生不老丹,色如紫金,你先吃下去,試試藥性如何。”

        可憐王定觀蒙在鼓里,以為皇帝如此信任自己,是莫大的恩寵,于是歡天喜地,立即取藥吞下。不料才下咽,便覺得“胸間煩燥之甚”,頃刻間竟“煙從口出”,“急扶歸,已不救”,一命嗚呼。

        此類丹藥,內(nèi)含金石,其性燥熱,毒性甚大,可謂不是毒藥,勝似毒藥。明穆宗朱載垕服了此類丹藥后,“陽物晝夜不仆,遂不能視朝”(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十一),可見藥性之烈,駭人耳目。朱載垕健康日壞,自然是咎由自取,活該;而王定觀則純屬宋徽宗的犧牲品,實在是個悲劇。

        但這樣的牲犧品,并非絕無僅有,名氣最大的恐怕要數(shù)明朝大名鼎鼎的嚴(yán)嵩了。此公歷來被視為奸相,近來有的學(xué)者主張為他翻案,這是學(xué)術(shù)問題,這里姑且不論。不過,當(dāng)你讀了他的一些奏疏后,是不能不搖頭的。

        嘉靖皇帝酷好神仙方術(shù),荒淫無度,不斷服用稀奇古怪的丹藥,而事先往往讓嚴(yán)嵩先試服,嚴(yán)嵩便將服后的感覺,逐一上奏。請看嘉靖三十五年(1556)六月十日嚴(yán)嵩的奏疏:“伏蒙圣問服藥一件,仰惟圣慈惓惓軫念,勉臣以大道難迂,天高地厚之恩……無任感激。臣昨歲八月服丹只五十粒,乃致遍身燥癢異常,不可以忍……至冬發(fā)為痔疾,痛下淤血二碗,其熱始解……臣……惟一意盡忠報主,以祈天之佑而己,伏乞圣明俯察。”(《嘉靖奏對錄》卷十)

        此時的嚴(yán)嵩,已是七十七歲高齡,身為內(nèi)閣首輔,他不但沒有力諫嘉靖皇帝的荒唐行徑,反而感激涕零地念叨所謂“天高地厚之恩”,甘心身試丹藥,因此,雖然付出了血的代價,終究不值得同情。

        嚴(yán)嵩的身體素來很好,暮年仍頗頑健。時人曾記載,盡管他年已七旬,但“耳目聰明,步履輕健,顏色清和?!?明·韓邦奇:《苑洛集》卷二)顯然,若非嚴(yán)嵩體質(zhì)特好,恐怕早就由活“試劑”而成為死“試劑”了。然而,嚴(yán)嵩畢竟未得善終,被罷官、放逐,“乞食不得,放逐以死?!?/p>

        直到清代,雍正皇帝仍在挖空心思地訪求毒藥及解毒之方,有關(guān)的朱批諭旨,至今還保存完好,堪稱鐵證。

        例如,雍正三年(1725),他曾密諭廣西巡撫李紱:“近聞貴州諸苗之中,狆苗之弩最毒。藥有二種:一種草藥,一種蛇藥。草藥雖毒,熬出兩月之后,即出氣不靈。蛇藥熬成,數(shù)年可用。單用蛇汁,其毒能止?jié)€,仍有治蛇之藥可醫(yī)。更有一種蠻藥,其名曰‘撒’,以此配入蛇汁敷箭,其毒遍處遇流,殆不可治。聞此‘撒’藥系毒樹之汁,滴在石上凝結(jié)而成……其樹頗少,得之亦難……爾等可著人密行訪問此樹,必令認(rèn)明形狀,盡行砍挖,無留遺跡。既有此樹,亦應(yīng)有解治之法。更加密密遍處訪詢,如有解毒之方,即便寫明乘驛奏聞。”

        你看,雍正皇帝對毒藥的興趣,何其大也!民間流傳雍正皇帝殺人用“血滴子”,歷史文獻(xiàn)并無記載,但看了上述雍正的密諭,就可知道,民間傳聞并非空穴來風(fēng)。聯(lián)系到雍正在翦除政敵(包括其兄弟)時的心狠手辣,他訪求毒藥的目的,不言而喻。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