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劉邦奪天下的韓信為何被安上謀反罪名處死?
韓信(?~前196),漢初軍事家?;搓?今屬江蘇)人。自幼熟讀兵書,懷安邦定國之抱負。因家境貧寒,常食不裹腹。曾受鄉(xiāng)間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陳勝、吳廣起義后,韓信始投項梁,繼隨楚霸王項羽,但不受項羽重用。后又投奔漢王劉邦。初始劉邦看不起貌不驚人,曾受跨下之辱的韓信,經(jīng)丞相蕭何力薦,才始拜韓信為大將。
韓信拜將不久,即率軍沿南鄭故道東出陳倉,一舉拿下了關(guān)中地區(qū),使劉邦得以還定三秦。第二年,出函谷關(guān),將兵鋒逼至楚都彭城。
此后,韓信率兵數(shù)萬,開辟外線戰(zhàn)場。破魏之戰(zhàn),針對魏軍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勢,暗從側(cè)后偷渡,攻其不備,俘獲魏王豹。井陘之戰(zhàn),背水為陣,使將士死地求生,人自為戰(zhàn),以一萬之眾大破二十萬趙軍?;此畱?zhàn),借助河水,分割楚軍,將齊、楚聯(lián)軍各個擊滅。攻占齊地后,韓信被封為齊王。
公元前202年春,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靈璧南)展開決戰(zhàn),韓信獨當(dāng)中軍,他先令兩翼部隊對楚軍實行側(cè)擊,再令中軍推進,很快完成了合圍。入夜,韓信令漢軍四面唱起楚歌,終使楚軍喪失斗志,被漢軍一舉聚殲于亥下。項羽眼見大勢已去,慷慨自刎于烏江邊。楚漢戰(zhàn)爭以漢王劉邦奪得天下而告終。
韓信熟諳兵法,戰(zhàn)功卓著,為漢王朝的創(chuàng)建作出了重要貢獻。其用兵之道,為后世兵家所推崇。劉邦雖用韓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項羽敗亡后,即奪其兵權(quán),徙為楚王,繼又黜為淮陰侯,軟禁于劉邦身邊。在這一段索寞的日子里,他與張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來的兵書,共得一百八十二家,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兵書整理,為我國軍事學(xué)術(shù)研究奠定了科學(xué)的基楚。公元前196年,呂后誘韓信至長樂宮的鐘室,以謀反罪名殺之。
韓信之死分析公元前196年,韓信被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后誘殺于長安長樂宮。韓信是赫赫有名的“漢初三杰”之一,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緣何會落得如此下場呢?許多人把他的悲劇歸結(jié)為領(lǐng)導(dǎo)的狠毒,因此有“鳥盡弓藏”之說。然而,細細探究這段史實,我們發(fā)現(xiàn),韓信并非那么無辜,他的下場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具體說,他至少走了以下四招職場臭棋。
韓信爭奪功勞韓信投奔劉邦后,在蕭何的力薦下,被拜為大將軍。他也不負眾望,為劉邦攻取了三秦之地,又打下了趙國。隨后,他奉劉邦之命進攻齊國,劉邦自己則率軍與項羽決戰(zhàn)??傻软n信率軍到達齊國邊境的時候傳來了一個消息,說是齊國已經(jīng)降漢。原來劉邦命令韓信出兵的同時還派了一個辯士酈食其,此人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齊王歸順劉邦。此時,雙方已談好了投降條件。但是,韓信的謀士蒯通給韓信出主意,說將軍您東征西討不過打下五十多座城池,酈食其一個書生靠耍嘴皮子就拿下了齊國七十余城,您的功勞難道還不如他?何不繼續(xù)進攻?韓信覺得有理,于是率軍突襲齊國。齊王聽說后大怒,烹殺了酈食其。因為齊國沒有設(shè)防,很快就被韓信占領(lǐng)了。
看,就因為對酈食其的貢獻不服氣,為了和酈食其爭奪功勞,或者說得更明白些——為了自己的利益,韓信就讓那么多人流血犧牲!顯然,此時,劉邦正與項羽處于戰(zhàn)爭膠著狀態(tài),他是不希望節(jié)外生枝的。作為領(lǐng)導(dǎo),他最愿意看到的結(jié)果是,下屬馬上結(jié)束手里的工作趕來幫助他??墒牵n信的不顧大局的擅自行動打亂了劉邦的整個工作部署,讓他措手不及??梢哉f,韓信與別人爭功、為自己謀利的行為,種下了他和領(lǐng)導(dǎo)日后沖突的禍根。
韓信要挾領(lǐng)導(dǎo)韓信在打下齊國之后,就派人送了一封信給劉邦,認為齊國人反復(fù)無常。因此想要自己做一個代理齊王治理此地。這封信送到時,劉邦已經(jīng)被項羽的軍隊團團圍困在滎澤,正急等著韓信派兵來救他,因此看信后氣都不打一處來,拍桌大罵。幸而,張良和陳平及時提醒了劉邦,當(dāng)著韓信使者的面,劉邦立即改口說,男子漢大丈夫建功立業(yè),當(dāng)大王就當(dāng)真的,為何做代理的呢?于是劉邦派張良將齊王的王印送到韓信那里,讓他當(dāng)了真正的齊王。可爵位封完了,韓信還是按兵不動。劉邦沒辦法,又答應(yīng)封一大塊地給韓信。韓信滿意了,這才帶兵和其他諸侯一起趕來,與項羽會戰(zhàn)于垓下,終于打敗了項羽,使之自刎于烏江岸邊。
因為手里有了兵權(quán),自己有了實力,韓信就開始向領(lǐng)導(dǎo)討價還價了。先是要做齊王,后來又要封地,在既得了名位,又得了實惠后,才肯干活。此時,劉邦有求于韓信,面對他的“勒索”自然只好忍氣吞聲,但怎能不在心里記下這個仇呢?試想,又有哪個領(lǐng)導(dǎo)能對下屬的這種舉動會無動于衷呢?否則,還怎么領(lǐng)導(dǎo)大家,開展工作?因此,一旦時機成熟,劉邦是必定會和韓信算這筆賬的。難怪司馬遷評論說,如果韓信以如此行為對待劉邦,就不該指望對方善待他了??墒?,心滿意足的韓信肯定沒有想到他這個行為的嚴(yán)重后果,想必還在洋洋得意呢!
韓信牢騷滿腹
登基后,劉邦分封群臣,改封韓信為楚王,隨后又設(shè)計捉住了他,將他貶為淮陰侯。韓信被降為淮陰侯以后非常不痛快,長期請病假不上班,而且嘀嘀咕咕的,牢騷不斷,說自己羞與周勃灌嬰等人為伍。有一天,韓信閑著沒事,逛到了大將樊噲家里。樊噲對韓信十分尊重,一看韓信來了,撲通跪下來,表示歡迎,說大王居然肯來光臨小臣的寒舍,小臣無比榮幸。要知道,樊噲也是封了侯的??墒?,在離開樊噲家后,韓信卻對別人說,想不到我今天居然淪落到和樊噲這種人來往。
周勃灌嬰樊噲等人都是漢初名臣,韓信與之同朝為官,也不至于降低了自己的“身價”,尤其樊噲更是劉邦的愛將,甚至救過劉邦一命??墒牵毁H后的韓信憤憤不平,牢騷滿腹,說什么自己“羞與周勃灌嬰等人為伍”“居然淪落到和樊噲這種人來往”,顯然是在借著輕視同事發(fā)泄自己的不滿??墒?,這些牢騷話傳出去,不免惡化了他和同事們的關(guān)系,讓自己的前途蒙上陰影。更重要的是,劉邦沒有把事情做絕,只是將韓信降為淮陰侯,心里是存了考察之意的。顯然,韓信的種種言行,只能給他留下更惡劣的印象,招來他更大的不滿。這樣,同事嫌,領(lǐng)導(dǎo)怨,韓信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韓信策動謀反
幾年后,有一個叫陳豨的人被封為巨鹿郡的郡守,來向韓信辭行,韓信就跟他在院子里散步,勸他說,你現(xiàn)在去當(dāng)郡守的地方是一個軍事要塞,你去了以后一定會有人告你謀反。等到第一次告你的時候皇上可能不相信,第二次又有人告你的時候皇上就會將信將疑,第三次又有人告訴你謀反的時候,我們皇上一定是勃然大怒,帶兵去打你,你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與其被逼得造反,不如你自己先策劃好。你如果決計造反,兄弟我為你做個內(nèi)應(yīng)。陳豨信了,于是到了巨鹿以后果然反了,自稱大王。劉邦大怒,自己帶兵去討伐陳豨,留下呂后鎮(zhèn)守京師,并囑咐她看管好韓信。恰在此時,韓信準(zhǔn)備把監(jiān)獄的人放出來去攻打皇宮,擒殺呂后。呂后得到密報,就聽從蕭何的建議,把韓信騙來殺死了。
面對“郁郁不得志”的情況,韓信耐不住寂寞了,于是鋌而走險,竟然花言巧語,策動別人謀反。且不說,他這種行為會給新興的漢朝帶來怎樣的損失,會給天下百姓帶來多少禍患,即使對他自己,這也是實實在在的一招臭棋,最終把他送上了絕路。真是一錯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