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 三國時充滿矛盾又很有趣的問題男
他勇冠三軍,他臭名昭著。在演義中,他是見利忘義的無恥莽夫,然而通過史料的記載,卻發(fā)現(xiàn)他實在是個與眾不同的人。他的性格,可以說充滿了矛盾,當然,也就充滿了趣味,他可以說是一個奇怪的問題人物。
他,就是呂布。
講三國不能不講呂布,畢竟魏蜀吳三國的開國皇帝,有兩個和他打過交道;講歷史,也不能不提呂布,畢竟歷史上被稱為“飛將”的勇將屈指可數(shù)。
那么呂布到底是怎樣的人呢?或者說,他是如何的矛盾和有趣呢?
說到呂布,首先想到的都是他的勇猛,這是毋庸置疑的。呂布是勇將,而且是歷史上少有的勇將。
呂布是并州五原郡九原人,這個“并州五原郡九原”據(jù)說就在今天的內蒙古包頭,就是說,呂布北方漢子,至于是不是少數(shù)民族,實在不大好說。不過他武藝很好卻是真的?!度龂尽氛f他“以驍武給并州”,就是說他的勇武是整個并州都知道的,還說他“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就是說他善于騎馬射箭,力氣也大,被人家和同樣“便弓馬”的飛將軍李廣相提并論?!逗鬂h書》也說他“以弓馬驍武給并州”。
這里要說明一個問題,有人認為既然“弓馬”的弓是射箭,馬是騎馬,那么“弓馬”就是騎馬射箭,而騎著馬射箭,就是所謂“騎射”,換言之,呂布的絕技應該是“騎射”才對。
這個說法,也不能說是錯誤的,只是我認為“弓馬”應該分開來的,只是雖然這個詞未必解釋做“騎射”,但呂布擅長騎射,卻也沒人存有異議。
而且,他被當時屯兵河內的丁原羅致麾下,也很可能是丁原看上了他的“騎射”本領?!队⑿塾洝分姓f丁原“有武勇,善騎射”,想來因此對于“同道中人”呂布很有些好感,招聘到手之后,對呂布相當?shù)牟诲e,《三國志》說“大見親待”,《后漢書》則說“甚見親待”,意思完全一樣,總之是對他很好。
這么看來,丁原對呂布的親信,應該是一種“英雄重英雄,好漢惜好漢”的情況了?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頗出人意料,呂布一開始在丁原手下的職位,居然并不是什么“少校團副”之類的軍職,而赫然被丁原任命為“主簿”。
“主簿”是個什么職務呢,“主簿”這東西,是典型的文職,辦理文書,處理后勤事務,基本就如同現(xiàn)在的秘書,能坐這個位置的,無不是筆上來得腦子轉得的才智之士。陳琳、路粹、楊修等人,都是干主簿的,按照丁原對呂布的態(tài)度來說,呂布能坐上這個位置,應該不會是丁原故意要他出丑。
這說明什么呢?至少說明呂布不是我們所想的那種沒腦子的莽夫,至少應該是有些文化的。
有人要說了,謀勇兼?zhèn)涞娜藲v史上也有不少,就算呂布是其中之一,也沒什么了不起的,這并不算什么“矛盾”啊?
問題來了,他的勇與謀的矛盾,并不在于他是“謀勇兼?zhèn)洹?,而恰恰在于他有勇有謀,卻不能很好的將之結合起來,而且,你說他有勇吧,偏偏有時候很軟弱,你說他有謀吧,偏偏他的無謀“名傳千古”。
李傕、郭汜兵臨長安城下的時候,當時實際負責防御指揮作戰(zhàn)的呂布,居然棄城防指揮工作于不顧,領兵出城來到郭汜軍前要求單挑,這哪里是一軍統(tǒng)帥該做的事情?這分明就是有勇無謀的表現(xiàn)了,他是守軍的軍事指揮官,卻沖到前線單挑,萬一打敗了呢,守軍還有什么將領可以帶兵作戰(zhàn)?呂布恐怕沒想這么多,他甚至可能沒想過自己會敗。那么如果勝了呢?敵軍有兩個統(tǒng)帥,即便單挑勝利,殺了郭汜,對方還有李傕在,不會因為群龍無首而潰敗,那時怎么辦?難道繼續(xù)找李傕單挑?除了勝敗,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萬一對方拒絕單挑時該怎么辦。
呂布大概也沒想過這些,他是北方人,是“燕、趙悲歌之士”中的一個,在最危機的關頭,他的豪情讓他選擇當一個“斗士”,而不是做一個軍隊統(tǒng)帥。
幸好沒有這個可能,郭汜答應了他的挑戰(zhàn)。郭汜原本是個賊,自然膽子不小,想必也有些力氣,對自己的武藝應該也頗自負,所以才敢接受呂布的挑戰(zhàn)。交戰(zhàn)的結果是,呂布一矛刺中郭汜,而負傷的郭汜被自己身后的騎兵救走。
得勝的呂布呢?居然就任由對方走了,自己也順便收兵回城,“汜、布遂各兩罷”,打完就完了。
這可真有點莫名其妙的可以了,我實在不明白他打這一架到底是為了什么?
一軍的統(tǒng)帥熱衷于單挑且得勝后的處理顯得如此莫名其妙,戰(zhàn)爭的勝敗,也就不言而喻了。于是呂布逃離了長安。
這么看來,呂布的無謀是可以確認的了。然而他又不是呆瓜一個。
兵敗后,他去投奔袁術,但袁術不肯接納,于是他轉而投奔河內太守張揚。
當時李傕、郭汜等人把漢獻帝控制在手里,成了漢王朝實際的統(tǒng)治者,于是一紙懸賞通緝令下來,呂布成了國家A級通緝犯。張楊的手下有眼紅的,就攛掇張楊“響應國家號召”,抓呂布送出去。
張楊也是并州人,年輕時也是“以武勇給并州”的好漢,為人也厚道,史書上說他“性仁和,無威刑。下人謀反,發(fā)覺,對之涕泣,輒原不問”,就是說他這個人,厚道,從不對別人用刑,手下有人謀反,他發(fā)現(xiàn)了,就是對著人家哭,也不追究。這么一個厚道人,他自然是不肯加害一個來投奔自己的人的。只是這么一來,“窩藏”的罪名是肯定擔上了。
正在張楊兩難的時候,呂布來給他出主意了,呂布是怎么說的呢?他說:“與卿州里,今見殺,其功未必多。不如生賣布,可大得傕等爵寵。”這個話說的就很有些技巧了。這個話什么意思呢?
他開門一句“與卿州里”,就是說咱倆是老鄉(xiāng),先套交情,交情套下來,話也好說了。他怎么說的呢?他說你如今殺了我,也未必有什么好處。想想也對啊,你張楊殺了呂布之后,萬一人家懸賞的承諾不能兌現(xiàn)怎么辦?反正呂布已經死了,我李傕就是不認賬,又能怎么樣?接著呂布就出主意了,說你不如把我的行蹤泄漏出去,這樣就可以多撈好處了。張楊想想,有道理,于是照做了,而呂布則平平安安的離開了河內。張楊事后得沒得到好處,得了什么好處,不知道,但我相信一定是有好處的,為什么呢?因為呂布還在,你李傕這次不給舉報人獎賞,下次誰還給你提供呂布的消息?所以我們看現(xiàn)在凡是有懸賞的,大多是提供獎金給“舉報人”的,不知道是不是從張楊這里留下的傳統(tǒng)。
呂布這一手做的實在是漂亮,他這么做,既解除了張楊的窘境,又解除了自己的危機,而且他的建議,完全是一個為對方著想的樣子,我是給你出主意,幫你撈好處。這一下,張楊對呂布,不用說,大有好感,兩人的交情也就好了起來,后來曹操討伐呂布的時候,張楊還出兵救援,結果因此被手下所殺,當然這是后話了。
呂布能做到這個地步,你能說他無謀,說他愚蠢么?可你要因此說他機靈,卻也不盡然,沒過多久,他“勇”的一面再次壓倒了“謀”的一面。
離開張楊后,呂布投靠了袁紹,不久又跟袁紹一起去攻打張燕。張燕是漢末若干農民起義軍中的一支,說白了,是個草頭王,而且實力不俗,和袁紹作戰(zhàn)的時候,手下“精兵萬余,騎數(shù)千匹”,的確小覷不得??墒菂尾寄兀俊芭c其健將成廉、魏越等數(shù)十騎馳突燕陣,一日或至三四,皆斬首而出。連戰(zhàn)十余日,遂破燕軍?!苯y(tǒng)軍將領自己帶隊當突擊隊長,只帶了幾十個騎兵就去沖突上萬敵軍,而且每天都來這么三四次,每次都要砍幾個腦袋才走,就這么連續(xù)打了十幾天,居然就沒事兒,居然還把張燕打敗了!
這么看來,呂布實在是一個勇猛之極,勇的可以完全不需要謀的了。但這個想法,很快的再次被事實推翻。
董卓曾經殺了袁家滿門,呂布殺了董卓,現(xiàn)在又幫助袁紹擊敗了張燕,于是頭腦就發(fā)熱了,有點尾巴往上翹了,他認為“我?guī)湍阍B報了仇,又幫你打敗了敵人,你得謝謝我,得對我感恩待德。”于是提出讓袁紹給自己增加一些部隊,他部下的軍紀也不是很好,到處搶劫,袁紹心里就嘀咕了:你這是要干什么?要建立自己的山頭么?要讓我當丁原第三董卓第二么?
我說了,呂布不是傻子,這時候就看出袁紹對自己有些猜忌了,于是主動找袁紹,提出要回洛陽。袁紹這下更擔心了:這是跟我攤牌?。苛⒖叹鸵獎邮至嗣??加上呂布跟袁紹手下那些人處的也不好,這時候一定有人趁機攛掇袁紹。于是,本著“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這一真理,袁紹先動了手。他先讓呂布擔任“司隸校尉”,宣布讓呂布回洛陽,實際上已經著手準備暗殺計劃了。
就在呂布準備出發(fā)的前一天,袁紹派了甲士三十人,就是三十個裝甲兵(也有說法是三十六人),派這三十個人到呂布身邊,說是送行的,大概就是充任儀仗隊之類的。呂布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兒,于是讓這些裝甲兵在自己的營帳之側待著,自己回到帳內,召集軍樂隊演奏,這些刺客們大概光顧著欣賞音樂以及琢磨著晚上砍人了,結果呂布什么時候從帳內出來的都不知道,還以為呂布就在帳內辦演奏會。到了晚上,這些裝甲兵一擁而入,對著呂布的床一通亂剁,還以為得手了,結果第二天才發(fā)現(xiàn)呂布已經跑了。
這個事情挺奇怪的,呂布面對上萬人馬也敢?guī)е鴰资畟€人沖鋒,這時候面對三十人,居然就這么灰溜溜的逃了,連一點反抗的意思都沒有。
這當然也可以認為是因為他還在袁紹的地頭,如果鬧將起來,難保袁紹不會撕破臉,明目張膽的派軍隊殺了呂布,不過作為一個著名的勇將來說,這么做,多少還是有些窩囊的感覺。不過他掩人耳目,然后全身而退的辦法,的確用得不錯,也多少在這件事上為他挽回了一點面子。
如果說這一次,呂布多少還有些面子的話,那下面這件事,就讓他的勇猛形象被大大的污染了一片。
建安元年六月的某天晚上,當時呂布已經占領了徐州。這天晚上,呂布的部將郝萌起兵造反,領兵攻入?yún)尾妓诘南纶?。叛軍已經殺到呂布的辦公室外面了,正準備要攻進來了,呂布這時候還不知道是誰造反,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一咬牙一跺腳,干什么?不是應戰(zhàn),而是逃跑。當時的樣子實在是太狼狽了,“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拉著自己的女人,蒙著頭,光著膀子,從衛(wèi)生間的墻上逃出去了。然后逃到部將高順的軍營,依靠高順把叛亂平息了。在這次的叛亂中,呂布自始至終沒有展現(xiàn)他的勇將風范。要說窩囊,這恐怕就是呂布一輩子最窩囊的時候了。危難臨頭,帶著自己的女人往衛(wèi)生間跑,在漢末的歷史上,前有曹操的老爹曹嵩,后有溫侯呂布,所不同的是,曹嵩躲在衛(wèi)生間就算完了,因此被亂軍殺死,而呂布從衛(wèi)生間墻頭翻出去了,所以逃得性命。
不該沖動的時候,他勇往直前,需要拼命的時候,他膽小怕事;我們很少聽到關于他運用軍事知識獲得勝利的事跡,但他偶爾展現(xiàn)出的聰慧,卻閃爍著狡詰的光芒,這樣一個人,你說他到底是勇敢,還是懦弱?是有智,還是無謀?這樣一個人,你能說他不是一個矛盾的人么?這樣的呂布,你說有沒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