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中國歷史上兒童皇帝們 小小年紀奮發(fā)圖強

        2017-02-26 15:16:4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幾乎都有兒童皇帝,如:漢朝有惠帝劉盈、靈帝劉宏等;晉朝有孝愍帝司馬鄴、成帝司馬衍、穆帝司馬聃等;隋朝有隋恭帝楊

        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幾乎都有兒童皇帝,如:漢朝有惠帝劉盈、靈帝劉宏等;晉朝有孝愍帝司馬鄴、成帝司馬衍、穆帝司馬聃等;隋朝有隋恭帝楊侑、隋越王楊侗等;唐朝有少帝(殤帝)李重茂、僖宗李儇等;此外,宋元明清的兒童皇帝也有不少。在這些朝代中,漢朝是兒童皇帝最多的一個朝代,有多達12位皇帝是在未成年之前即位,東漢第五位皇帝殤帝劉隆更是剛剛出生不久就“被”當上了皇帝,但他在位不足1年,病死,終年兩歲,成為中國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帝。

        1、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

        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gòu)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在中央創(chuàng)建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筑萬里長城,修筑靈渠,溝通水系。秦始皇把中國推向大一統(tǒng)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制度開創(chuàng)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chǎn)生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2、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

        劉徹十六歲登基,為鞏固皇權(quán),漢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shè)置刺史,開創(chuàng)察舉制選拔人才。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并將鹽鐵和鑄幣權(quán)收歸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結(jié)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并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范圍,首開絲綢之路、首創(chuàng)年號,興太學。劉徹在各個領(lǐng)域均有建樹,但在位后期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為其整體正面形象留下負面評價,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劉徹下罪己詔。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劉徹崩于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茂陵。

        3、宋哲宗趙煦(1076年—1100年)

        1085年—1100年在位,共15年。原名傭,神宗第六子,神宗病危時被立為太子。9歲即位,由高太后執(zhí)政,1093年親政,任用主張變法的大臣,對守舊派、中間派進行打擊。追貶司馬光,并將蘇轍等人流放到嶺南?;謴兔庖鄯ā⒈<追?、青苗法等。終止與西夏的談判,加強邊境防御,屢敗西夏,迫使其求和。1100年正月,病死,時年24歲,謚號: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圣昭皇帝,葬于今河南鞏義宋陵。

        4、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

        明穆宗第三子,隆慶二年,立為皇太子,時方六歲,隆慶六年,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次年改元萬歷。萬歷朝的前10年,在小皇帝的支持下,張居正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政府面貌煥然一新,對于改善明王朝的經(jīng)濟狀況,有非常大的成效。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萬歷皇帝朱翊鈞駕崩,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共15年。原名傭,神宗第六子,神宗病危時被立為太子。9歲即位,由高太后執(zhí)政,1093年親政,任用主張變法的大臣,對守舊派、中間派進行打擊。追貶司馬光,并將蘇轍等人流放到嶺南?;謴兔庖鄯?、保甲法、青苗法等。終止與西夏的談判,加強邊境防御,屢敗西夏,迫使其求和。1100年正月,病死,時年24歲,謚號: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圣昭皇帝,葬于今河南鞏義宋陵。

        5、康熙(1654年-1722年)

        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quán)臣鰲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鄭氏臺灣)、親征噶爾丹、保衛(wèi)雅克薩(驅(qū)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保清王朝在黑龍江流域的領(lǐng)土控制,創(chuàng)立"多倫會盟"取代戰(zhàn)爭,聯(lián)絡(luò)蒙古各部。康熙帝是中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wèi)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chuàng)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廟號圣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這五位兒童皇帝,最終都成就了一番大事業(yè),名留青史,為后人所傳頌。他們是如何被教育出來的?他們自身又是如何自立自強、奮發(fā)有為的?值得我們深思!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