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罪行有四 有此四罪曹操豈能讓他茍活?
許攸,字子遠,東漢末年初為袁紹早期的謀士,也是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中發(fā)生轉(zhuǎn)折的人物。許攸年輕時與袁紹、曹操相友善,后來成為袁紹的謀士,多次為袁紹出謀劃策均不被聽從,深感不滿。官渡之戰(zhàn)之際,許攸貪財,紹不能足而投奔曹操;建安七年(202年),袁紹病逝,之后他的兩個兒子袁 譚、袁尚為了爭位自相殘殺。
(網(wǎng)絡(luò)圖)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鄴城,占領(lǐng)冀州,許攸立有功勞,但許攸自恃功高,屢次輕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場合,直呼曹操小名,說:“阿瞞,沒有我,你得不得冀州?!辈懿俦砻嫔想m嘻笑,說:“你說得對啊?!钡睦镱H有芥蒂。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對左右說:“這家人沒有我,進不得此門?!庇腥讼虿懿俑姘l(fā),于是許攸被收押,最終被殺。
曹操為何殺掉少年同窗許攸?
曹操很豁達,張繡殺了他的長子、侄子、侍衛(wèi)長典韋,曹操都不記恨他,但同時曹操也很多疑,荀彧是他可靠的功臣,依然沒能逃脫他的魔掌,曹操的多疑致使許多與之有恩有舊的親朋好友成為刀下之鬼,其中不免枉死之魂。
(網(wǎng)絡(luò)圖)
許攸是曹操老相識,宦官專權(quán)的時候,他與冀州刺史王芬、沛國周旌等欲廢掉漢靈帝改立合肥侯,聯(lián)絡(luò)曹操一起起兵遭到拒絕,曹操勸他們說,廢立皇帝是不詳之事,如果不成功,你們就危險了。結(jié)果如曹操所說,王芬兵敗自殺,許攸逃匿投奔袁紹。
官渡之戰(zhàn),許攸獻計袁紹,趁曹操軍力不濟、糧草不足之時攻打許都,定能一戰(zhàn)而勝。可袁紹沒有采納許攸的計策,還要殺掉許攸,很大原因就是認為許攸是曹操朋友,袁紹疑心他們暗通。許攸大怒而投誠曹操,曹操聽說許攸到來光著腳就跑出去迎接,還口稱許攸的字,其歡喜與親切之情不益言表,曹操采納許攸建議終于以弱勝強取得官渡之戰(zhàn)的勝利。
曹操攻克冀州,許攸居功自傲數(shù)次大庭廣眾之下呼喊曹操乳名,曹操都一笑置之,其實,此時的許攸只是小惡,與功勞相比簡直可以忽略不計,時日長了自然會畢恭畢敬,就像劉邦的父親一樣,開始覺得劉邦是自家兒子,屢有不敬,后來自我覺悟,服服帖帖對兒子劉邦行君臣之禮,再也不敢冒犯龍顏。但許攸這家伙不思悔改,不僅當(dāng)面不敬,背后也大不敬,迫使曹操不得不痛下殺手?!度龂尽ざ乓u傳》說“時將軍許攸擁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p>
許攸的罪行有四,一是有廢立皇帝的劣跡,二是賣主求榮,三是貪婪成性,四是不敬。有此四罪,曹操豈能讓他茍活?
(網(wǎng)絡(luò)圖)
許攸簡介
許攸(?-204年),字子遠,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本為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zhàn)時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許攸因此背袁投曹,并為曹操設(shè)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袁紹因此而大敗于官渡。后許攸隨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屢屢口出狂言,終因觸怒曹操而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