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稱霸的標志 齊桓公稱霸帶來的啟示
齊桓公稱霸的標志是什么
齊桓公在春秋時期最早稱霸大家都很清楚,齊桓公為何能夠稱霸很多人也都能夠說出幾條理由來,那么齊桓公稱霸有著什么樣的標志呢?什么事件的發(fā)生正式確立了齊桓公的春秋霸主地位呢?
一般來說,現(xiàn)在認為葵丘之盟是齊桓公正式成為霸主的重要事件。當時周惠王希望廢掉自己的太子,轉(zhuǎn)而立他的愛妃生的小兒子豐子帶為太子,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齊桓公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就以諸侯需要拜見太子為由,召集了很多諸侯一起會盟,太子鄭當時也在那兒和諸侯們會面了。當時周惠王不能抵抗齊桓公,就偷偷的讓人勸告鄭國不要結(jié)盟,鄭國聽從了周惠王的話,就不來結(jié)盟。
齊桓公覺得鄭國這樣的舉動是對于自己威嚴的一種冒犯,于是就起兵攻打鄭國,迫使鄭國也參與到輔助太子的盟約當中來。之后周惠王去世,太子鄭被扶上了王位,是為周襄王。周襄王對于齊桓公當年的幫助非常滿意,就派人送了很多禮物給他,齊桓公借著這次機會就召集了很多諸侯一起招待周襄王的使者。趁此機會和諸國簽訂盟約,史稱葵丘之盟。
在這次會盟之中,諸侯達成了共識,簽訂了一份合約,大致內(nèi)容如下:不準禍水東引,不準因為別國饑荒就刻意不賣糧食,不準隨意更換太子,婦女不能參政等等,這些內(nèi)容是諸侯們達成共識之后定下的,而作為代表宣讀盟約的齊桓公也從此踏上了巔峰,成為了當世霸主。
齊桓公稱霸有什么啟示
春秋戰(zhàn)國,群雄并起,英雄豪杰猶如過江之鯽數(shù)不勝數(shù),而齊桓公姜小白就是其中頂尖的英豪,他通過自己的雄才偉略,大度的胸襟成為了當時的第一個霸主,是春秋五霸之首,那么齊桓公稱霸對于我們有著什么樣的啟示呢?
在齊桓公稱霸的過程中,管仲,鮑叔牙等能人的存在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而齊桓公對于他們的使用就體現(xiàn)了一個做大事的人必須的能力:用人。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而一個國家的興盛也和人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齊桓公能夠不計前嫌任用管仲,不拘小節(jié)招賢納士,對于齊國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他們一群人的努力下,齊國才崛起成為了當時的霸主。
其次一個合適的外交政治立場也非常重要,在當時楚國、秦國等國家也不弱,但是卻是齊桓公最先稱霸,這和齊桓公能夠根據(jù)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選擇正確的政治方針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齊桓公通過尊王攘夷的口號,先是占據(jù)了大義的名分,并且?guī)状纬霰鴰椭麌鴵敉诵U夷的進攻,這樣的舉動讓當時的諸侯百姓都對齊桓公非常尊敬,因此齊桓公的威望是非常高的。而且齊桓公非常會利用盟約來拉攏盟友,同時因為他是帶頭簽訂盟約的人,所以在聲望上也不是那些一般的國家可以比擬的。
再來齊桓公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為了稱霸能夠忍住很多的屈辱,幾次被人近身劫持,迫不得已簽訂了合約,但是齊桓公事后還是能夠遵守這些合約,這樣言出必行的品行得到了無數(shù)諸侯王的信任。
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簡介
齊桓公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君主,他雖然生在春秋時期,稱不上皇帝,但是他的功績名聲比起日后的很多皇帝都要更勝一籌,他在中國古代是明君的象征,而且他任用管仲最后稱霸天下的事情更是得到了無數(shù)人的尊重。
齊桓公是姜太公的后人,是齊襄公的弟弟,當年齊襄公繼位之后,齊國混亂,管仲等人保護著公子糾去了魯國,而齊桓公小白就由鮑叔牙帶著去了莒國,之后齊襄公被手下人殺死,齊國內(nèi)亂,討論著新立國君,而當時齊國內(nèi)部的貴族就看上了小白,所以就讓他速度回國,而在魯國的公子糾也招人刺殺小白,最后小白技高一籌,先一步回到了齊國,登上了國君之位。
齊桓公上位之后不計較當時的一箭之仇,赦免了管仲,任用他為丞相,兩人合力整頓國家的內(nèi)政,發(fā)展齊國的軍事實力,使得齊國的國力大大增強,同時東征西討,在上位之后幾次發(fā)動戰(zhàn)爭,威震四方,并且后來在葵丘之盟上徹底奠定了自己春秋霸主的名號,之后齊桓公就開始走下坡路,當時的他已經(jīng)是60多歲了,在6年后管仲病逝,好幾個跟著齊桓公一路走來的老臣也相繼離世,齊桓公又年老多病,親信奸佞小人,最后被手下的人給害死。
縱觀齊桓公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具備一個做大事的人的基本素養(yǎng),他能夠任用賢能,心胸足夠開闊,雖然個人的能力品德未必很好,但是能夠聽得進勸說,所以最后還是成就了霸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