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信為何墮落?石守信的墮落與趙匡胤有關(guān)嗎
因“杯酒釋兵權(quán)”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將石守信,曾是后周禁軍的主要將領(lǐng)之一,在抗擊北漢和征伐南唐的眾多戰(zhàn)役中屢立功勛。他不僅加入了以密友趙匡胤為首的“義社”,為趙匡胤稱帝暗中做了許多準備工作,而且在陳橋兵變時指揮殿前司禁軍進行策應,幫助兵變部隊順利回京。因此,趙匡胤稱帝后把他列在了六位“翊戴功臣”(即主要開國元勛)之首。
取得了如此崇高地位的石守信,當時正值32歲的盛年,之后的漫漫人生路途,該如何前行呢?這位成功人士曾一度為此感到茫然。建隆二年(961年),趙匡胤在酒席宴間對他們這些武將宣講了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的價值觀,石守信聞言頓有撥云見日之感:義兄是想讓俺一邊歇著去了!石守信遂于次日主動請求解除兵權(quán),回家養(yǎng)老。見義弟如此知趣聽話,義兄皇帝順水推舟,大方慷慨地賞賜了良田、美女,以此為代價交換了義弟的兵權(quán)。
擁有了巨額財富的石守信,從此開始享受酒夢浮華的人生??墒情e日子過久了,也挺沒勁的。正在這時,他老朋友梁彥溫的兒子梁周翰前來拜訪,石守信一見這個文才不錯的青年才俊,頓生愛才之心,便在心里記下了這個后生的名字。又過了一段時間,趙匡胤在酒宴之中跟石守信談到他身邊缺個能文會寫的“秘書”,并說要讓梁周翰過來試試。石守信心中暗喜,回家后就把這件好事偷偷告訴給了梁周翰。
青年才俊梁周翰得到石守信的通知后,心情極度興奮。他急急忙忙寫了一封感謝信給皇上。收到感謝信的趙匡胤,頓時龍顏大怒,不僅當即取消了這項任命,還把梁周翰趕出京城,外放效力。
石守信聽說了這件事,當即驚出了一身冷汗。他本想既為老朋友做個順水人情,又幫義兄皇帝找個好筆桿子,可萬萬沒想到會是這么個結(jié)果。這明里是貶謫梁周翰,暗里不就是敲打他石守信嗎?你好好聽話,服從命令乘涼去,義兄不會虧待你,但如果你敢插手政事,特別是干預人事,就別怪義兄我不客氣!領(lǐng)會了義兄皇帝意圖后,石守信馬上就行動起來,在天平軍(今山東東平)節(jié)度使的任期內(nèi)連續(xù)17年不離崗,“專事聚斂,積財巨萬”,努力踐行著義兄皇帝倡導的享樂主義價值觀。
多年以后,石守信的義兄皇帝趙匡胤不明不白地離開了人世,其弟趙匡義即位,是為宋太宗。立足未穩(wěn)的宋太宗賞給石守信一個中書令的傲人頭銜,并派他擔任西京(今河南洛陽)留守。漸漸老去的石守信這時崇奉佛教,利用職權(quán)建造崇德寺,招募民夫運輸建筑材料,“驅(qū)迫甚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這話說白了就是他當了個建筑業(yè)的黑心老板,逼著員工干活還不給錢。聽到了情況匯報的宋太宗,心里一下就樂開了花,因為他知道老百姓絕不會跟著人品奇差的石守信造反了。而石守信此時更是心花怒放,因為他從這件事中摸到了新老板的脾氣:老板雖然換了,但不希望我入政壇的理念沒變,照這么干,或許晚年富貴地位就能保住了。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親征滅北漢,結(jié)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雄心大起的宋太宗揮軍攻遼,意欲乘勢收回燕云十六州這個中原舊疆。在進攻遼南京幽都府(今北京)的戰(zhàn)役中,盛年不在的石守信被起用為前軍都督,他又似乎重新找回了當年的勇武之感。但遺憾的是,在不識兵法的宋太宗的親自督戰(zhàn)下,宋軍慘敗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宋太宗坐著驢車狼狽逃回,一度與大軍失散。在這種情況下,石守信又一次被沖到了政治漩渦的中心地帶,他承擔了本不應由他承擔的戰(zhàn)敗責任,帶著“督前軍失律”的罪名,被貶為崇信軍節(jié)度使。
雖有些冤枉,但又能如何?接受,還能繼續(xù)揮霍已不太多的剩年時光,但如果有一點不愿意,肯定是沒有好果子吃的。石守信還是裝著很情愿地去上任了。
不久之后,自知理虧的宋太宗又用另類的方式給石守信平了反,晉封他為衛(wèi)國公,明眼人一看便知,這項任命其實就是給石守信的安撫和懷柔??墒?,早已信佛、本該洞穿世事的石守信居然興高采烈地接受了這個榮譽稱號,為什么呢?答案其實不言自明,那就是曾經(jīng)的將領(lǐng)石守信已經(jīng)掌握了中國傳統(tǒng)政治學的精髓,更深層次地領(lǐng)悟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個千古不變的硬道理。
太平興國九年六月,活了57歲、消費了23個剩年春秋的石守信終于駕鶴西游。感念他平生業(yè)績,趙宋皇朝追封他為威武郡王,贈以“武烈”的美好謚號。石守信能以如此圓滿方式為個人生命畫上句號,相對于歷朝開國之初眾多武將“狡兔死,走狗烹”的慘烈命運,無疑是幸運的。但我們必須知道,他能得以善終的前提,是他對專制皇權(quán)保持了絕對的服從,同時也讓自己的一世清名沾滿了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