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家文彥博是怎樣的人 歷史如何評價(jià)文彥博
文彥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寬夫,號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時(shí)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被譽(yù)為介休三賢之一。
天圣五年(1027年),文彥博進(jìn)士及第。歷任殿中侍御史、轉(zhuǎn)運(yùn)副使等職。慶歷七年(1047年),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以平王則起義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罷相,出知許、青、永興等州軍。至和二年(1055年)復(fù)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國公。神宗時(shí),反對王安石變法,極論市易法“損國體、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豐六年(1083年)以太師致仕。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因司馬光薦,拜平章軍國重事。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
紹圣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卒,年九十二?;兆跁r(shí),與司馬光等并入元祐黨人碑,后追復(fù)太師,謚號忠烈??滴趿荒?1722年),從祀歷代帝王廟。
文彥博歷仕仁、英、神、哲四朝,薦躋二府,七換節(jié)鉞,出將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間,秉公執(zhí)法,曾成功地抵御西夏入侵。為相期間,大膽提出裁軍八萬之主張,為精兵簡政,減輕人民負(fù)擔(dān),被世人稱為賢相。有《文潞公集》四十卷,《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歷史如何評價(jià)文彥博
總評
文彥博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將相五十年,聲名聞于四夷。文彥博雖然官居高位,也很富裕,但他平常接待人謙遜下士,尊德樂善,生怕做得不好。[37]他執(zhí)政于承平之時(shí),史稱:“至和以來,共定大計(jì),功成退居,朝野倚重?!蔽膹┎┯谳o助朝政,平雪冤獄,處處為百姓著想,多所建樹,在北宋中期社會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歷代評價(jià)
史炤母:貴人也。
趙頊:①彥博朝廷宗臣。 卿深厚不伐善,陰德如丙吉,真定策社稷臣也。
王禹玉:功業(yè)迥高嘉祐末,精神如破貝州時(shí)。
蘇軾:其綜理庶務(wù),雖精練少年有不如;其貫穿古今,雖專門名家有不逮。
蘇轍:惟判府司徒侍中,輔相三世,始終一心。器業(yè)崇深,不言而四方自服;道德高妙,無為而庶務(wù)以成。
耶律永昌、劉霄:天下異人也。
范祖禹:天監(jiān)仁皇德,惟時(shí)岳降神。英資備文武,賢業(yè)富經(jīng)綸。夢頰求巖野,于畋載渭濱。三朝瞻上宰,四海入洪鈞。謨烈重光啟,樞衡萬化新。珪璋扶日月,劍履上星辰。述職分東陜,宣威震北垠。長城萬里遠(yuǎn),奠枕四夷賓。自昔登儲后,惟公秉國均。川河賴舟楫,霜雪兒松筠。閶闔朝黃道,云龍對紫宸。忠勛藏廟祏,異禮冠臣鄰。風(fēng)雨王城會,煙花洛苑春。麾幢近泉石,袞繡出埃塵。照社祥光盛,充閭慶旦臻。御爐熏黼黻,天廄輟麒麟。帝念深元老,邦基屬柄臣。公雖慕前哲,天欲覺斯民。左右蕭何手,安危晉國身。濟(jì)時(shí)歸壽域,遐算等靈椿。
邵伯溫:蓋帝知為治之要:任宰輔,用臺諫,畏天愛民,守祖宗法度。時(shí)宰輔曰富弼、韓琦、文彥博,臺諫曰唐介、包拯、司馬光、范鎮(zhèn)、呂誨云。嗚呼,視周之成、康,漢之文、景,無所不及,有過之者,此所以為有宋之盛歟?”
王稱:彥博以王佐之才,克平妖難,致位丞弼,雖以人言去位,而天下之望日隆。及其再相也,乃秉忠竭誠,首議建儲,遂絕口不言。至神宗之世,因事自顯,人謂彥博不獨(dú)首建大(闕)為難,而有功不居之為尤難也。彥博出入四世,名倡九牧,神明所相,壽考康寧,近世以來,一人而已。
脫脫:國家當(dāng)隆盛之時(shí),其大臣必有耆艾之福,推其有余,足芘當(dāng)世。富弼再盟契丹,能使南北之民數(shù)十年不見兵革。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文彥博立朝端重,顧盼有威,遠(yuǎn)人來朝,仰望風(fēng)采,其德望固足以折沖御侮于千里之表矣。至于公忠直亮,臨事果斷,皆有大臣之風(fēng),又皆享高壽于承平之秋。至和以來,建是大計(jì),功成退居,朝野倚重。熙、豐而降,弼、彥博相繼衰老,憸人無忌,善類淪胥,而宋業(yè)衰矣!《書》曰:‘番番良士,膂力既愆,我尚有之。’豈不信然哉!
敖英:文潞公處大事以嚴(yán),韓魏公處大事以膽,范文正公處大事曲盡人情,三公皆社稷臣也。
李廷機(jī):良臣文彥博,賢宰歐陽修。公心同協(xié)政,奸黨絕交游。
王夫之:夫君子樂則行,方行而憂,憂即違也;憂則違,方違而樂,樂又可行也。內(nèi)審諸己,而道足以居,才足以勝,然后任之也無所辭。外度諸人,而賢以匯升,奸以夙退,然后受之也無所讓。以此求之張齊賢、寇準(zhǔn)、王曾、文彥博、富弼、杜衍諸賢,能超然高出于升沈興廢之閑者,皆有憾也。
李光地:富鄭公、文潞公,看來不過是有學(xué)問的老實(shí)端正一邊人。
趙翼:貝州王則之亂,討平之者,明鎬、文彥博也。
蔡東藩:交通宮掖有還無,偏惹臺臣口筆誅。當(dāng)日潞公無辯論,想因獻(xiàn)錦未全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