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舅長孫無忌為何斗不過武則天?
武則天本是唐太宗后宮里的才人,太宗賜號“媚娘”。太宗去世后,高宗將其召入宮中封為昭儀。武則天以其非凡的本領(lǐng)和高超的政治手腕,一步步在大唐皇宮中站穩(wěn)腳跟。為了尋求更大的權(quán)力空間,武則天必須取得皇后的地位。但皇后并非想要就能要的。即使高宗想要封她為皇后,也必須征得一干大臣的同意。
第一個反對的當(dāng)然是長孫無忌。其次就是褚遂良。武則天為了當(dāng)上皇后,使出各種辦法。她和高宗李治甚至用金銀珠寶“賄賂”長孫無忌。據(jù)記載,“帝乃密遣使賜無忌金銀寶器各一車、綾錦十車,以悅其意。昭儀母楊氏復(fù)自詣無忌宅,屢加祈請?!遍L孫無忌態(tài)度很堅決,堅持不許。雖然長孫無忌極力反對立武則天為后,但是很多人為了向皇帝靠攏,紛紛支持。其中一個叫許敬宗,時任吏部尚書,他是“廢王立武”的積極倡導(dǎo)者。
許敬宗曾私下拜訪長孫無忌,勸他答應(yīng)立武昭儀為后。但是許敬宗碰了一鼻子灰,他被長孫無忌一頓臭罵。許敬宗從此懷恨在心。私下無法說服長孫無忌,唐高宗便擺明了跟長孫無忌談。一天,唐高宗召集長孫無忌、于志寧、褚遂良、李績等人到皇宮談話。談話的內(nèi)容就是要不要廢王皇后立武昭儀。首先是長孫無忌談。他的態(tài)度很明確,堅決反對。表明自己態(tài)度后,他還對唐高宗李治說:“太宗皇帝臨走時曾托孤我和褚遂良。陛下可以問問褚遂良的意見。”高宗宣褚遂良。褚遂良覲見后,高宗對他說:“罪莫大于絕嗣,皇后無子,我想立武昭儀為皇后,你的意見是什么?”褚遂良說:“皇后出身名家,侍奉先帝。先帝去世時,曾拉著我的手囑托說:‘我兒子和兒媳就交給你了’,先帝的話至今還回響在我耳邊,我怎能忘記?皇后沒有什么過錯,不可廢?!案咦诼犃耍懿桓吲d。
在反對立武這件事上,褚遂良和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站在同一條戰(zhàn)線上。他的做法比長孫無忌更加過激。第二天,褚遂良再一次進(jìn)諫高宗,勸他打消“廢王立武”念頭。他說:“如果陛下一定要廢王皇后,那也請立他姓。武昭儀是先帝的才人,侍奉先帝起居,立她為后,勢必丟盡皇家面子,他日如何面對天下人?”褚遂良這話雖然是事實(shí),但是他戳中了高宗的痛處。高宗當(dāng)下就紅了臉。他非常生氣。褚遂良也是個硬骨頭。他把手中朝笏放在金殿臺階上,磕頭磕到流血,他說:“還陛下此笏,乞歸田里?!?/p>
高宗勃然大怒,命人將褚遂良拖出大殿。在暗中窺聽的武昭儀更是怒火中燒,在帷帳中高喊:“何不撲殺此獠?”長孫無忌連忙勸諫,他說褚遂良是顧命大臣,罪不該殺。褚遂良因此得免一死。兩位顧命大臣均堅決反對立武昭儀為后,按理唐高宗和武昭儀都應(yīng)該三思才是。可是兩人態(tài)度也很堅決。唐高宗又問李勣。此時李勣的態(tài)度就非常關(guān)鍵,如果他站在長孫無忌一邊,唐高宗就必須再加思索了??墒抢顒薮藭r偏向了武昭儀一邊。他對高宗說:“廢后立后都是皇帝自己家的事情,外人哪有權(quán)力干涉?”李勣這話看似非常巧妙,實(shí)則是他不負(fù)責(zé)任的表現(xiàn)?;屎蟮膹U立從都不是皇帝一家人的事情,是關(guān)乎國運(yùn)民生的事情。李勣只是在用這句話推卸責(zé)任而已。
有了元勛李勣的這句話,高宗的廢后的底氣就更足了。加之許敬宗等人扇風(fēng)添柴,唐高宗完全撇開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人,于永徽六年(公元655年)立武昭儀為皇后。武昭儀當(dāng)了皇后,第一個遭殃的自然是褚遂良。顯慶二年,褚遂良被貶為潭州都督,之后又被貶為愛州刺史。顯慶三年他在愛州去世。緊接著,曾反對立武昭儀為后的韓瑗、來濟(jì)等一干大臣也相繼被罷黜。朝廷大臣中,反對武后的人大部分已經(jīng)被清洗,接下來遭殃的就是長孫無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