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士許攸 助曹操勝袁紹最后卻死于曹操手下
在《三國演義》里,初期的袁紹以兵多將廣著稱,其中賬下的謀士就包括田豐、許攸、審配和逢紀等人。而曹操的謀士荀彧曾評點過袁紹軍中之人:“紹兵多而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智,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對于荀彧這一系列的評價,曹操的反應是“皆不出荀文若之料”,可見曹操是認同荀彧對袁紹賬下之人的評點,也就是認可許攸貪而不智這四個字的。
就是這樣一個在三國謀士集團里相比不那么聰明的人,居然在投奔曹操時得到了曹操顧不上穿鞋就跑出來迎接的待遇。曹操的確一生喜愛招募人才,可是如此求才若渴,也只有這一次,還是一個被曹操集團認為不智的人。
那么是不是此時的許攸變的聰明了呢?恐怕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不過是因為許攸了解袁紹軍中的虛實,如同是一名曹操派往袁紹處的高級間諜。果然許攸把袁紹的虛實全盤托出,諸如軍糧儲藏在何處,路線應該怎么走,是何人在看管,應該如何去焚燒。這一系列的分析的確是只有許攸才能做出來。但是此后許攸在曹操集團的表現(xiàn)也變得屈指可數(shù)了,他的第二次表現(xiàn)是在袁紹死后,曹操領兵攻冀州,許攸獻計決漳河灌之,攻下了冀州城池。
接下去,許攸就開始了自己貪的表演,不過不是貪財而是貪功。他先是指著冀州城門,向曹操說道:“阿瞞,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門?”,好在曹操只是一笑而過??墒窃S攸貪起功來卻沒完沒了,有一天他又遇到了許褚,對許褚又說道:“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許褚可不像曹操,受不他如此說辭,出言爭辯,于是兩個人就對罵了起來,估計許褚一個武人罵不過一個文人,于是被罵急了的許褚,抽出寶劍把許攸給殺了。
還沒有太多表現(xiàn)的許攸就這樣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那么曹操是什么反應呢?不過是罵了許褚?guī)拙涠?,然后厚葬許攸。由此也看出曹操對于許攸的態(tài)度,當袁氏集團基本被消滅之后,熟悉袁氏虛實的許攸,此時也就沒有了太大的利用價值,而天天一味的居功自傲,更是讓曹操無法接受,此時許褚殺了許攸,也等于是替曹操除了心中的一個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