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武帝司馬炎是怎樣登基為帝的?戰(zhàn)爭還是禪讓
2017-02-18 20:50:5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dǎo)語:登基為帝
司馬炎為曹魏權(quán)臣司馬昭的長子,曾出任中撫軍,但是司馬昭卻有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王位,但在眾臣的反對之下,司馬炎于265年被封為
登基為帝
司馬炎為曹魏權(quán)臣司馬昭的長子,曾出任中撫軍,但是司馬昭卻有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王位,但在眾臣的反對之下,司馬炎于265年被封為晉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馬昭因中風(fēng)猝死,享年55歲。
司馬炎繼承父親的相國職位和晉王爵位,司馬炎繼承相國、晉王位,掌握全國軍政大權(quán),經(jīng)過精心準備,同年12月,仿效曹丕代漢的故事,為自己登基做準備。
在司馬炎接任相國后,就有一些人受司馬炎指使勸說魏帝曹奐早點讓位,不久,曹奐下詔書說:“晉王,你家世代輔佐皇帝,功勛高過上天,四海蒙受司馬家族的恩澤,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讓給你,請順應(yīng)天命,不要推辭!”
司馬炎卻假意多次推讓,司馬炎的心腹太尉何曾、衛(wèi)將軍賈充等人,帶領(lǐng)滿朝文武官員再三勸諫,司馬炎多次推讓后,才接受魏帝曹奐禪讓,封曹奐為陳留王。
司馬炎于公元265年,登上帝位,國號大晉,史稱為西晉,改元為泰始,晉王司馬炎成了晉武帝,歷史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大魏王朝從曹丕讓漢帝禪位稱帝,傳了45年,到此結(jié)束。
司馬炎也同樣讓魏帝以禪讓的手段獲取了帝位,曹魏遂亡,但這時的司馬炎心里并不輕松,他很清楚,雖然他登上王位寶座,但危機仍然存在。
公元266年(泰始二年),立妃楊艷為皇后;公元267年(泰始三年),立次子司馬衷為皇太子;公元268年(泰始四年),司馬炎的母親皇太后王元姬去世,葬于崇陽陵。
公元275年(咸寧元年),追尊宣帝司馬懿,廟號為高祖,景帝司馬師為世宗,文帝司馬昭為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