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的將領(lǐng)鐵鞭王呼延贊是怎么死的?
鐵鞭王呼延贊,北宋著名將領(lǐng),并州太原(今屬山西)人。因有一手鐵鞭功夫號稱“鐵鞭王”、“靠山王”。其父是后周淄州馬步都指揮使呼延琮。呼延贊年少時任驍騎兵,因其膽量過人,勇猛無敵,宋太祖補選他為東班頭領(lǐng),入宮受帝王差遣,后天靠個人努力,升任驍雄軍使。淳化三年(992年),出任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后改任遼州刺史、扶州刺史、康州團(tuán)練使等。
呼延贊有勇有謀,勇猛強(qiáng)勁,為人隨和直率,常將戰(zhàn)死沙場掛在嘴邊。身上處處可見刺有“赤心殺賊”的紋身。后史料記載呼延贊將“赤心殺賊”這幾個文字都紋到了他的妻子和兒子,甚至仆人的身上。他的幾個兒子的耳朵后還被刺上“出門忘家為國,臨陣忘死為主”的文字,他創(chuàng)制的兵器重量都在十幾斤之上,兩面帶有鋒利的刀刃的破陣刀是他的如意之作。鐵鞭王呼延贊的最厲害的兵器還是他的鐵鞭,鐵鞭也是他使用兵器中最重的,需兩個人才能抬得動。
鐵鞭王呼延贊性格俗陋怪異,有時不近人情,曾有記載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冬天不畏嚴(yán)寒,體格強(qiáng)健,曾在深冬時將水澆在幼孩身上。也曾記載,鐵鞭王呼延贊為了給自己兒子治病,親手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兒子熬湯治病。咸平二年朝堂之上人人都掙功論賞的時候,只有呼延贊默默無語,婉拒宋真宗的打賞,后都稱其知本分。咸平三年(1000年),鐵鞭王呼延贊年老去世。呼延贊死后,朝廷提任其子呼延必顯為軍副都軍頭。
呼延贊怎么死的,這個在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史書上只是說他是在公元一千年的時候死的,具體死因沒有記載。有人說,呼延贊是被奸相潘仁美害死的,因為呼延贊是北宋名將,楊家將的重要代表人物,潘仁美恨死了楊家將,所以就陰謀害死了呼延贊,不過這只是后代小說家的一家之言,不足為信。還有人說,呼延贊最后是郁郁而終的,因為呼延贊始終主張對遼作戰(zhàn),是朝廷中的主戰(zhàn)派,但是當(dāng)時的皇帝卻茍且求和,不愿再與遼國發(fā)生戰(zhàn)爭,呼延贊感覺沒有用武之地,于是就憤憤不平,抱憾而死。
關(guān)于呼延贊是怎么死的,其實從他的一些做法上可以看出端倪,呼延贊雖然在戰(zhàn)場上驍勇善戰(zhàn),英勇殺敵,但是他的一些極端做法卻時常受人非議,比如他為了表明自己精忠報國,抗遼殺敵的決心,竟然命人在自己妻子、孩子、仆人的臉上都刻字,還有一次呼延贊將自己剛滿周歲的兒子從城樓上摔下來,說是鍛煉兒子的意志。這些做法讓呼延贊的形象與莽夫無疑,所以他經(jīng)常遭到同僚的彈劾,然而呼延贊卻絲毫不在意。不過這樣的事情多了,連皇帝也對呼延贊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于是不敢將主帥之位授予呼延贊,而呼延贊卻不明所以,因此他一直認(rèn)為是皇帝不信任他,讓他的才華得不到施展,讓他的一腔熱血無處拋灑,沒幾年,呼延贊就悲憤而死了。
呼延贊是北宋時期的著名將領(lǐng),是忠君愛國的名將。在中國的歷史上,武將非常多,但是像呼延贊十代都為將的家族為數(shù)不多。呼延贊的后代大部分都效命于戰(zhàn)場。
呼延家族在史書中記載一共有十代,而呼延贊的后代屬于第四代,第一代是太保呼延晏,為前趙名臣大將和前趙名臣鎮(zhèn)東將軍呼延謨;第二代是呼延謨之子,分別為后周時為淄州馬步都指揮使呼延琮、呼延鳳、呼延廷,以及其女呼延鳳英;第三代是呼延壽廷之子,鐵鞭王靠山王呼延贊、以及其女呼延云;第四代是鐵鞭王靠山王呼延贊之子,也就是呼延贊的后代,他的后代中有自己的四個兒子,呼延必興、呼延必改、呼延必求、呼延必顯。
呼延贊的后代都積聚在家譜當(dāng)中的第四代,這一代都是效忠于宋朝。其中呼延必顯得罪國丈龐文,被誣陷入獄,龐文又籠絡(luò)大理寺卿潘貴,將呼家滿門老小全部抄斬,葬于肉丘墳。后呼延必顯之孫呼延慶得到楊家將、天官寇準(zhǔn)、彰德府總兵張槐等人的支持,誅殺了罪惡滿盈的龐文,重新整理呼延必顯尸骨,報了呼家的血海深仇,宋真宗念起忠心,加封其為開平王。
呼延贊的后代都是忠于宋朝將領(lǐng),但是這一代人經(jīng)歷了太多的風(fēng)霜雨雪,幾乎被朝廷奸佞臣子害的絕后,還好老天有眼,呼延必顯的孫子為呼家報仇雪恨,之后呼家的后代才得以延續(xù)。呼延贊與楊家將同是北宋時期的北宋將領(lǐng),呼延贊與楊家將各個武藝高強(qiáng),身經(jīng)百戰(zhàn),不懼沙場。為了抵抗契丹軍的入侵,呼延贊與楊家門將拼死抵抗,為保護(hù)北宋的疆土,甘愿戰(zhàn)死在戰(zhàn)場之上。
北宋時期,呼延贊與楊家將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當(dāng)時北宋與契丹國展開戰(zhàn)爭,楊家門將自報奮勇,帥兵前去與契丹人對抗。呼延贊老將軍也挺身而出,甘愿親自掛帥抵抗另一方的契丹軍。完勝之后,見楊家將抵抗有些吃力,就向皇上請示給予援手?;噬蠎?yīng)允后,呼老將軍從側(cè)方進(jìn)攻契丹大軍,與之前的楊家將生成合圍之勢。逼迫契丹撤退數(shù)百里。除了戰(zhàn)場上互幫互助的拼死殺敵。在家庭上呼延贊還是楊繼業(yè)的親家,是楊七郎的老丈人。每逢佳節(jié)呼家與楊家就歡聚一堂舉杯同慶,一片祥和。
最經(jīng)典的就是穆谷英在掛帥的時候,為了考驗?zāi)鹿扔⒌膶浀牟拍?。呼延贊與楊家將中的穆谷英進(jìn)行的戰(zhàn)場推演。當(dāng)時的呼延老將軍已年過七旬,依然精神抖擻,容光煥發(fā)。二人經(jīng)過兩天兩夜的推演,呼延贊以為自己贏了,但是打開演示盤之后呼延贊的精兵全部被包圍,呼延贊大吃一驚,不得不對穆桂英刮目相看,隨后他說讓穆桂英掛帥自己可以心服口服??梢姡粞淤澟c楊家將的關(guān)系是何等的密不可分。戰(zhàn)場上呼延贊與楊家將共同抵抗外侵,共同保衛(wèi)北宋的河山;家事上呼延贊與楊家將親上加親,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