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趙云的謚號 劉禪追謚尚欠趙云一個正名

        2017-02-14 00:52:3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君主時代帝王死后,會依據(jù)他生前的所作所為給他一個定性類的稱號,對于一些重要的大臣來說,也會得到這樣的待遇,稱之為謚號。這是一種蓋棺

        君主時代帝王死后,會依據(jù)他生前的所作所為給他一個定性類的稱號,對于一些重要的大臣來說,也會得到這樣的待遇,稱之為謚號。這是一種蓋棺論定,尤其對于大臣,能獲得謚號表明位高權重或者是功勞大,所以,這是一種身后的榮耀。蜀漢國實際建國時間相對較晚還短,獲得謚號的大臣只有六人,后來劉禪又追謚了幾人,前后總共不過十幾個人。趙云就是這幾個被追謚的大臣之一。

        趙云(?-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zhàn),趙云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后,趙云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云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云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后參加過博望坡之戰(zhàn)、長坂坡之戰(zhàn)、江南平定戰(zhàn),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zhàn)、漢水之戰(zhàn)、箕谷之戰(zhàn),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zhàn)果。除了四處征戰(zhàn),趙云還先后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除此,趙云于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于關羽張飛被害之后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后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于建興七年壽終正寢。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劉禪下令追謚趙云,姜維與眾臣商議后建議劉禪追謚趙云為順平侯。

        按理說,能夠被皇帝追謚享受哀榮,也不應該有什么可說的吧?但問題在于,趙云被追謚,是在關羽、張飛、馬超、龐統(tǒng)、黃忠五人之后的第二年,這就不免讓人有些不解。

        劉禪是在景耀三年(公元260)九月給以上五人追謚的,第二年的三月,又單獨給趙云追謚。《云別傳》記載追謚過程是:劉禪下詔說:“趙云很早跟隨先帝(劉備),功勞顯著。朕以幼沖之年,經歷了路途艱難,依仗著(你的)忠順,這才脫離了危險。謚號是用來評議國家元老功臣的,你們議論一下,趙云應該用一個什么謚號?!贝髮④娊S等人經過議論,認為趙云過去跟隨先帝,功勞顯著,在跟隨先帝打天下的過程中,遵守臣子本分,功勞和付出都是可以載于史冊的。當陽長坂坡的戰(zhàn)役中,趙云的行為義舉,比金石還要貴重。以自己的忠心護衛(wèi)主上,君主想到是如何獎賞;以禮節(jié)和厚賞對待屬下,臣子必然是舍生忘死。(看到追謚的詔書)趙云如果地下有知,足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功勞沒有湮滅;生者感動于主上的恩德,一定會以生命來報答。于是按照謚法,應該追謚趙云為順平侯。

        詔書和評議對趙云的定性和給予的謚號都沒有什么問題,問題在于,趙云為什么不能和以上五人同時追謚?雖然有句話叫做“好飯不怕晚”,但到了趙云這兒,是不是也太晚了點!這給人最大的不解就是,趙云這個謚號好像是忘記了,讓人提醒又想起來,只好再補上似的。

        君主時代是官本位社會,一個人的能力越大、功績越大其官位就越高。關、張、馬、黃是劉備時期的前后左右四大將,趙云的官職爵位不能和他們比,也就不說了,另外還有一個龐統(tǒng),趙云和他相比是個什么情況呢?龐統(tǒng)也是軍師中郎將,和諸葛亮同一種官名,只是劉備對他的重視程度比諸葛亮稍弱一點點。功勞方面,跟隨劉備入蜀,劉備所用計策多為龐統(tǒng)所出,雖然在圍攻雒城戰(zhàn)役中中箭身亡,但這時候的成都以及整個益州已經在劉備的掌握之中。所以,劉備奪取成都,龐統(tǒng)功勞第一。而同時期的趙云,除救了劉禪兩次,再無大的功勞,從這個角度看問題,在劉備心目中,龐統(tǒng)似乎要重于趙云。追記已故大臣的功績,應該會和他同時期的人有個比較衡量,所以,劉禪延續(xù)劉備的看法和已定成規(guī),這個本就不足為奇。但問題是,當下的這個皇帝是劉禪,是趙云兩次救過他命的人!所以這就要看劉禪的態(tài)度了。

        劉禪當皇帝期間,諸葛亮、蔣琬、費祎去世后也得到了謚號,《三國志》說他們是“荷國之重”,這同樣不需要再多說什么。關鍵在于,“陳祗寵待,特加殊榮”,而趙云為什么就不能特加殊榮?陳祗在《三國志》當中有傳,這讓我們能夠對他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陳祗二十歲時就有了名氣,慢慢升職為選曹郎,儀容舉止莊重嚴厲。他多才多藝,天文、歷法、占卜之類的學問都很有造詣。董允死后,陳祗被越級提拔為內侍之職。呂乂死后,陳祗又以侍中身份代理尚書令,加官鎮(zhèn)軍將軍。那么,陳祗都干了一些什么事情呢?“對上逢迎皇上所好,對下勾結宦官”,因此得到了皇帝劉禪的信任和喜愛。再其他的就是勾結宦官,獻媚皇上。因此說,我們能對此人知道一個大概,但就是看不到他到底有什么功勞。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景耀元年去世后,劉禪感到痛惜,除了流淚不止,還下詔書“特贈他謚號為忠侯”??纯窗桑粋€救命的不如一個溜須拍馬逢迎獻媚的,這就是蜀漢國的第二位皇帝劉禪。

        大凡無能的皇帝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信任宦官,劉禪是否就是這樣一個皇帝?

        舉個以往的例子:漢初的夏侯嬰。彭城兵敗,夏侯嬰駕車拉著劉邦急速逃跑,半路上遇到了劉邦的一兒一女,夏侯嬰把他們收上了車。敵人在后邊緊追不舍,劉邦本來就嫌自己跑得還不夠快,馬已經十分疲勞,再加上兩個人,這車子就更顯得慢,劉邦心里的氣肯定是不打一處來!于是就有了以下情景:劉邦把兩個孩子踢下車,夏侯嬰再把他們收上來,一連重復多次,直到兩個孩子抱緊了夏侯嬰的脖子。當時的劉邦是生氣的,有好幾次劉邦甚至想殺了夏侯嬰。這和長坂坡趙云救他劉禪有相似之處。趙云尋找劉禪,劉備是失態(tài)的,因為他用手戟擲向那個告訴他趙云向北走了的人。這說明他認為當時他們一行人的安全才是重要的,而在這個時候趙云是不應該離開自己單獨行動的。夏侯嬰救得這個男孩后來當了皇帝,就是漢惠帝劉盈。劉盈繼位后對夏侯嬰做了什么呢?把近靠皇宮的一處第一等的宅子賜給了他!還起了個名字叫做“近我”,意思是“這樣可以離我最近”,以表示特別的恩寵。漢朝的事情常常被三國帝王提及,劉禪難道就不能效法一下漢惠帝嗎?

        趙云的謚號為什么來得那么晚?恐怕還真是有點兒被劉禪遺忘了。只不過是劉禪自己最終良心發(fā)現(xiàn)還是真有人提醒,我們現(xiàn)在已經無從得知了。所以說,盡管劉禪給趙云追加了謚號,但還是欠趙云一個正名。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