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是個什么樣的人 孟嘗君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孟嘗君是戰(zhàn)國時期的四君子之一,他是個充滿矛盾的個體,有人夸贊他的也有人駁斥他。王安石曾經(jīng)寫過一篇很著名的文章批評他,《讀孟嘗君傳》里王安石提出,孟嘗君只不過是一幫雞鳴狗盜之徒的老大,言語中表露出對孟嘗君的不屑。到底孟嘗君是個什么樣的人?
孟嘗君,姓田名文,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人。在說他之前,我們先來看下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叫做田嬰,他的父親很有理財?shù)念^腦,在父親的經(jīng)營下,田家的家業(yè)已經(jīng)十分豐厚了,真正的稱得上家財萬貫,連齊國的齊王也要忌憚他幾分,于是為了不讓田嬰的勢力太龐大,齊國就把田嬰趕到了田嬰之前的封地,因家底厚實,在封地上沒有什么事可以操心,于是他的父親便有了贍養(yǎng)門客的習慣,這種習慣一直延續(xù)到了他的兒子身上。
他的兒子孟嘗君,算是真正開啟了戰(zhàn)國贍養(yǎng)食客的風尚,他十分喜好結交文人雅士,只要是有才能的人都可以投身在他的門下,并且他對門客的態(tài)度都很好,為了顯示他沒有偏袒任何人,曾經(jīng)將自己的飯端給食客吃,可見他對待食客寬容、有好多的態(tài)度。在他的門下,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人,其中有一個叫馮諼的他的故事也很精彩。
馮諼是個怪人,在當時見過他的人都這樣評價他,當初他投靠孟嘗君,也沒有什么過人之處,就被孟嘗君收留了。收留后,馮諼不僅不知道感恩,還整天抱怨自己的伙食不好,孟嘗君聽到了他的抱怨后,做出了改進,馮諼還是不滿足,抱怨自己出門沒有車坐。孟嘗君又給他配上專車,這樣以后,馮諼還是不滿足但是他也并沒有說出自己的要求,孟嘗君又嘗試著問別人,別人回答馮諼還有個老母親,于是孟嘗君便好好善待他的母親,馮諼這才沒有再抱怨。
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吃白食吃了這么久,馮諼也想給孟嘗君做點事,于是在一次收賬的時候,馮諼自告奮勇,孟嘗君便答應了。馮諼去了以后,將那些欠債的都召集起來,然后款待大家喝酒,又將他們的債券都收集起來,然后馮諼一把火竟將這些債券給焚燒了,當?shù)氐陌傩蘸芨吲d,都稱贊孟嘗君是個仁義之人。孟嘗君聽說后很生氣,但是事已至此也沒有辦法,只能接受這結局了。孟嘗君沒有料到,這次看似失敗的討債行動,竟然在日后救了他一命。直到很久之后,孟嘗君才理解到了馮諼的苦心。
孟嘗君是個擅長結交人才的君子,他為人豪爽,能夠與自己的食客上下一條心,并且對食客的要求很低,因為他的門客什么人都有,有正人君子,也有雞鳴狗盜之人,田文就像是通吃黑白兩道的大哥,他能夠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團隊,但他最大的缺點就是太注重自己的外在條件,因為不顧后果地滿足自己的私心。“臣光曰:君子之養(yǎng)士,以為民也?!本羽B(yǎng)士是為了人民是為了國家,而孟嘗君不是,他養(yǎng)士的目的是為了自己,
司馬光也分析過孟嘗君養(yǎng)士的做法,他說:“今孟嘗君之養(yǎng)士也,不恤智愚,不擇臧否,盜其君之祿,以立私黨,張?zhí)撟u,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烏足尚哉!”
狡兔三窟,他去秦國也僅僅是為了自己能夠有力量對抗齊國,而在秦國上當受騙,也只顧自己逃命。絲毫不考慮作為齊國人,他讓齊國受辱蒙羞,由此可知,孟嘗君與他手下的一群雞鳴狗盜之徒有何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