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西晉滅吳的功臣是誰?揭西晉滅吳的功臣

        2017-02-11 06:52:5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西晉,是中國歷史上繼東漢之后又一大一統(tǒng)的王朝。據(jù)記載,東漢末年,皇帝昏庸無道,橫征暴斂。 農(nóng)民百姓不堪不堪重荷,終于爆發(fā)了黃巾之亂

        西晉,是中國歷史上繼東漢之后又一大一統(tǒng)的王朝。據(jù)記載,東漢末年,皇帝昏庸無道,橫征暴斂。

        農(nóng)民百姓不堪不堪重荷,終于爆發(fā)了黃巾之亂,而后,各地方好強擁兵自重,群雄割據(jù)。

        東漢滅亡后,出現(xiàn)了一個特別的時期,那就是三國,主要有曹魏、蜀漢及孫吳三個政權(quán)。

        三國后短暫的大一統(tǒng)王朝之一,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晉滅吳之后,天下再次一統(tǒng),那么,西晉滅吳的主要功臣有哪些人?以下見分曉。

        崛起與統(tǒng)一

        晉朝皇族的源頭為河內(nèi)司馬氏,在曹魏時代已世代為官。如司馬朗、司馬懿及司馬孚等兄弟總共八人。

        時人稱“八達”。其中司馬懿具有政治及軍事才略,在曹魏后期抵御蜀漢北伐及平定遼東,成為了魏國重臣。

        公元239年魏明帝去世,司馬懿與曹爽受遺共同輔政,但之后司馬懿被曹爽架空。249年發(fā)生高平陵事變,司馬懿重奪政權(quán),至此司馬氏開始專政。

        在司馬懿去世后,其子司馬師及司馬昭逐漸鞏固司馬氏的勢力。此期間發(fā)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戰(zhàn)爭(史稱壽春三叛),皆被平定。

        公元263年司馬昭為了建立赫赫軍功,以做好篡奪準備,命鐘會、鄧艾及諸葛緒率軍伐蜀,蜀漢主將姜維阻敵于劍閣。

        最后鄧艾經(jīng)陰平直襲涪城,進逼成都。最后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史稱魏滅蜀之戰(zhàn)。

        及后鐘會、姜維意圖叛變,但被司馬昭立即平定。不久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最后于265年篡位,曹魏滅亡。司馬炎建立晉朝,是為晉武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

        當時孫吳局勢混亂,吳帝孫皓不修內(nèi)政又窮極奢侈。

        公元270年河西鮮卑禿發(fā)樹機能叛亂,直至279年方平定。司馬炎在此時先做好伐吳準備,他派羊祜守襄陽與孫吳名將陸抗對峙,派王浚于益州大造船艦。

        公元274年陸抗去世,次年羊祜提議伐吳,遭賈充反對而作罷。

        經(jīng)過多年準備,279年王浚、杜預(yù)上書司馬炎,認為是時候伐吳,賈充、荀勖等則以“西北未定”的理由反對。最后司馬炎決定于該年12月進攻吳國,史稱晉滅吳之戰(zhàn)。

        司馬炎以賈充為大都督,上游王浚軍、中游杜預(yù)等軍、下游王渾等軍共六路并進。

        最后于280年逼近建業(yè),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西晉成功統(tǒng)一天下。

        所以綜上所述,西晉滅吳的功臣主要有杜預(yù)、賈充、王浚、王渾、羊祜等人。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