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臣趙葵的文學貢獻 趙葵的藝術造詣怎樣
趙葵(1186年9月4日-1266年12月24日),字南仲,號信庵,又號庸齋,衡山(今屬湖南)人,南宋抗金儒將、畫家、詩人。京湖制置使趙方次子、知靜江府趙范之弟。
趙葵早年隨父抗金,于宋寧宗嘉定年間與金軍戰(zhàn)于棗陽、鄧州、蘄州等地,以功授承務郎、知棗陽軍。歷官廬州通判、將作監(jiān)丞、知滁州等職。紹定四年(1231年),擒斬叛將李全,升福州觀察使、左驍衛(wèi)上將軍。其后授淮東制置使兼知揚州。
端平元年(1234年),任京西、河北路制置使等職,出師北伐,收復三京,旋即大敗于蒙古,降授兵部侍郎、淮東制置使。連知揚州、潭州、福州等地。淳祐七年(1247年),除樞密使兼參知政事,督事江淮京西湖北軍馬。尋知建康府、江東安撫使。淳祐九年(1249年),授光祿大夫、右相兼樞密使,封信國公,趙葵堅辭相位。累遷至兩淮宣撫使、少傅。咸淳二年(1266年),以少師、武安節(jié)度使致仕,進封冀國公。同年逝于小孤山舟中,年八十一,追贈太傅,謚號“忠靖”。
趙葵歷仕寧宗、理宗、度宗三朝,《宋史》稱“朝廷倚之,如長城之勢?!彼簧匀宄贾诬姡瑸槟纤纹沧鞒鲎吭截暙I。
趙葵工詩善畫,尤善畫墨梅。著有《行營雜錄》、《信庵詩稿》等,并有《杜甫詩意圖》傳世。
趙葵的藝術造詣怎樣
文學
趙葵工詩文,著有《行營雜錄》、《信庵詩稿》,其文言簡而意賅,其詩發(fā)曠懷雅量于翰墨。詩集已佚,《全宋詩》卷3023據(jù)《后村千家詩》等書所錄,編為一卷;《全宋詞》[38] 亦輯錄有其詩詞;《全宋文》卷7472收有其文。
體裁 作品摘選
詩 《雪夜》《郊野》《寺》《墨梅》《柳花》《初夏》《賞花》《落花》《梅花》《惠山寺》《贈石牛上人》《荒城三首》
詞 《南鄉(xiāng)子》
繪畫
趙葵工書畫,尤善畫墨梅,其幾務余暇,為梅寫真,蒼枝老干,杈芽突兀。繁葩疏蔭,幽妍芳潔,華光(仲仁)、補之無復過。有墨梅石刻,在吳中虎丘寺。傳世作品有杜甫“竹深留客處,荷凈納涼時”詩意圖(即《杜甫詩意圖》)。[39]
趙葵繪畫才分雖高,單就《竹溪消夏圖》技藝水準而言,已不亞于專業(yè)畫家。但因其藝術生涯起步較遲,大抵晚年或罷官或請辭間隙才得以寄情筆墨,技癢一試,一顯身手;旋即因受制于時局、朝政而于政治、軍事上重出江湖,業(yè)余愛好幾為欲罷不能的官職、軍務羈絆而再度荒廢生疏,從而不可能為后世留下大量像《竹溪消夏圖》那樣用心的精湛之作。而當他重拾畫筆顯然又因年事已高,力不從心而難以為繼了。故趙葵之于南宋畫壇,正仿佛暮年急流勇退,告老還鄉(xiāng),歸心似箭,卻逆水行舟,身先死而中道崩殂于長江江心小孤山一樣,始終未能融匯、鼎足于南宋畫壇的滾滾主流而成為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