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宓究竟是誰?秦宓論天的典故講什么
秦宓,字子敕,是廣漢竹綿人,就是現(xiàn)在的四川德陽人。他是三國蜀漢時期的謀臣,年輕時就非常有才華,最善長的便是舌辯。初仕益州牧劉璋,劉璋投降。劉備派簡雍出使,但簡雍十分傲慢無禮,于是就遭到了秦宓的怒斥。劉備稱帝后,提升秦宓為學士。孫權(quán)一直想偷襲取得荊州,殺了關羽,對此劉備非常憤怒想要討伐孫權(quán),秦宓苦苦勸阻不要討伐,劉備對于秦宓的不從十分憤怒,想要將其斬首,眾人都為秦宓求情,才能暫時暫時被囚禁起來,后來諸葛亮向劉備求情解救秦宓,但劉備不理會諸葛亮的求情。后來蜀漢和解,東吳遣派張溫出使蜀國。在酒宴上,張溫認為秦宓是蜀國的學士但才能肯定不如他,而且秦宓已經(jīng)喝醉,所以想要用自己的才華為難秦宓,不料卻被秦宓反駁的啞口無言,于是對秦宓表達了自己的敬佩。
王商想為嚴君平、李宏建立祠廟,秦宓就寫信對他說:“我因為疾病隱避在外,聽說你要為嚴君平、李宏兩位君主建立祠廟,這可是對同道之人的鼓勵和厚愛啊??磭谰奈恼?,那是首屈一指,好像高山一樣不可動搖。但是像李仲元這樣的,如果他沒有遇到《法言》,那么他的名聲肯定不見經(jīng)傳,因為他的文章缺乏華麗的辭藻,也可以說他是一個趨炎附勢依靠他人的人?!惫?14年,也就是建安十九年,劉備平定益州后,廣漢太守夏侯纂想要請秦宓出任祭酒身份,以及出任佐吏之首,尊重他。但秦宓推辭稱有病在家修養(yǎng),于是夏侯纂帶著功曹古樸、主簿王晉,帶著酒和下酒菜前往秦宓家中設宴交談,但秦宓依舊躺在床上沒有與其一起暢飲。
秦宓,字子敕,廣漢綿竹人。三國蜀漢時的謀臣,善長辯論。吳蜀同盟后,孫權(quán)派張溫到成都訪問。在酒宴上,秦宓與張溫進行辯論戰(zhàn),秦宓把張溫說得無言以對。后官至大司農(nóng),建興四年,病逝。吳蜀聯(lián)盟后,東吳派張溫出使蜀國,讓其前來和解。在張溫將要返回時,文武百官都為他送行。眾人到齊后,唯獨秦宓未到,諸葛亮多次派人催他,張溫見狀后問:“他是什么人?”諸葛亮說:“益州的文人學者?!鼻劐档胶?,張溫問他:“您學習嗎?”秦宓說:“五尺高的孩子都學習,您又為何小看人呢!”張溫又問:“天有頭嗎?”秦宓說:“有頭。《詩經(jīng)》有言‘于是眷戀西望’。由此推論,頭在西方?!睆垳貑枺骸疤煊卸鋯??”秦宓說:“天高高在上卻能聽到地下聲音,《詩經(jīng)》說,‘鶴鳴叫于水澤,聲聞于天’。天如果沒有耳朵,用什么來聽?”張溫問:“天有腳嗎?”秦宓說:“有,《詩經(jīng)》說‘上天的步履那么艱難,那人已不可靠’。假如天沒有腳,用什么行走呢?”張溫問:“天有姓嗎?”秦宓說:“有姓。”張溫問:“姓什么?”秦宓說:“姓劉?!睆垳貑枺骸澳趺粗溃俊鼻劐祷卮鹫f:“當今天子姓劉,從而知道天姓劉?!睆垳貑枺骸疤栐跂|方誕生吧?”秦宓說:“雖然它誕生在東方,但最終還是歸宿在西方。”一問一答,對答如流,張溫對秦宓的才能十分佩服。秦宓的口辯才能,一直都是如此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