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張學良 不僅是撩妹高手還懂生活懂時髦搞文藝

        2017-02-08 19:47:0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最近又有好劇來刷屏了——《少帥》!當你還在看著新劇好奇著“少帥”張學良的撩妹技能、風流情史的時候,小編來告訴你:他除了是領兵打仗、

        最近又有好劇來刷屏了——《少帥》!當你還在看著新劇好奇著“少帥”張學良的撩妹技能、風流情史的時候,小編來告訴你:他除了是領兵打仗、撩妹談情的美男子外,還是一個懂生活有情趣的時髦boy呢!看完下面你就會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人生玩家了~

        創(chuàng)建中國首個高爾夫球隊高爾夫球場也是他和趙四的纏綿之所

        即便時至今日,打高爾夫仍屬于“富人之間的游戲”,可早在100年前,少帥就不僅能常常玩高爾夫,還擁有了一支高爾夫球隊和一大片高爾夫球場!

        高爾夫是在1916年傳入中國的,第二年,張學良正式加入奉天基督教青年會,他在那里學會了高爾夫、網(wǎng)球等西方運動。

        1920年,張學良在奉天組建了“漢卿高爾夫球隊”,這是中國首個高爾夫球隊,成員除中國官員外,還有一些英國、法國、美國的駐華大使,從成員國籍和職務來看,張學良當然也是想借助這個運動開展國際外交,這與現(xiàn)在的生意人愛在高爾夫球場上談生意殊途同歸。

        1924年春夏之交,張學良奉父命在秦皇島組建東北軍空軍。他很喜歡北戴河的怡人風光,但覺得那兒的初級高爾夫球場不盡如人意,于是計劃在此興建中國首個18+1洞高爾夫球場,讓中國與這項世界時尚運動接軌。

        看到此,還從未去過高爾夫球場的小編情不自禁心升感嘆:100年過去了,我居還沒能跟少帥玩過同一種游戲……

        于少帥而言,高爾夫不僅是一項新興的時尚運動和外交途徑,還是一種泡妞利器。1927年,張學良與趙四小姐一見鐘情。相識后,他倆時常到坐落在西山碧云寺旁的香山飯店高爾夫球場打球。1929年夏,張學良到北戴河避暑,趙四小姐正跟著哥哥、姐姐在北戴河游玩,他倆時常相聚,頻頻到高爾夫球場打球,度過了一段纏綿時光。

        少帥留著大背頭,穿著長款短褲、毛背心,打著領帶,非常紳士;于鳳至留著BOB頭,穿著過膝裙、戴著圍巾,時髦到爆。

        少帥當然也沒不忘帶著原配夫人耍耍這項時尚運動,下面這張拍攝于1930年的照片,就是張學良與原配夫人于鳳至打高爾夫的情景。

        在高爾夫運動上,少帥還擁有一項殊榮——開創(chuàng)了中國首個“微高爾夫”球場。何謂“微高爾夫”呢?查閱當年京津舊報,即可約略知其一二。

        1930年9月5日,天津《北洋畫報》在第十四卷第六七三期開設的“小高爾夫球專頁”上隆重推出“沈陽同澤特式球場介紹”專版。據(jù)該文介紹,所謂“微高爾夫”,即是一種微縮的高爾夫球場,它因地制宜,在較小的空間內(nèi)讓人們體驗高爾夫球運動的樂趣。

        中國首個“微高爾”球場是張學良于1930年8月23日在沈陽創(chuàng)辦的,首日免費,之后的收費也不算太高。球場構造頗具亮點,竟是按照“京津冀”一體化的地理模式來設置場地的——全場設九區(qū)九洞,標準桿數(shù)50下,這一桿桿揮下去,從設置好的第一區(qū)“沈陽東塔”,出“山海關”,逛“天津”,入“北平”,上“天壇”,進“中山公園”,游“北?!?,過“明十三陵”,最終落在了“頤和園”,這是何等巧妙的設計,難怪《北洋畫報》作者大贊:“打球一周,不啻作沈平間小游也”。

        新中國網(wǎng)球事業(yè)的發(fā)展也有少帥的一份貢獻呢!

        除了高爾夫,網(wǎng)球也是張學良摯愛的運動之一。

        西安事變后,張學良先被軟禁在蔣介石老家奉化溪口鎮(zhèn)雪竇山的“中國旅行社招待所”。這段時間,張學良由于鳳至陪著,每天打網(wǎng)球。后來,張學良被遷到湘西沅陵的鳳凰山,由趙一荻相伴,每天上午打網(wǎng)球、下午釣魚。

        鳳凰山的網(wǎng)球場地比較簡陋,唯一的一個網(wǎng)球經(jīng)常打丟,一旦打到樹林里找不到了,張學良便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沅陵當?shù)毓賳T聽說張學良酷愛網(wǎng)球卻苦于沒有一展身手的條件,便派了一個施工隊在張學良的住處建起了一座網(wǎng)球場?,F(xiàn)如今,沅陵鳳凰山的張學良舊居以及網(wǎng)球場、釣魚臺、釣魚池都是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開國上將呂正操曾是張學良的副官和內(nèi)務秘書。受張學良影響,他也一邊學英語一邊打網(wǎng)球,同樣成了一位終生的網(wǎng)球愛好者。年屆九旬時,呂老還堅持每周打四五場網(wǎng)球,一打就是一兩個鐘頭。呂正操生前一直擔任中國網(wǎng)球協(xié)會主席,為推動基礎薄弱的中國網(wǎng)球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呂正操對網(wǎng)球的貢獻,或許相當一部分也可以記在張學良的賬上吧。

        光玩飆車太LOW了少帥玩的是飆車+造車

        “富二代”大都愛玩車,張學良也不例外。

        摩托車剛傳入中國時,他便喜歡上了這個“洋玩意”,自己在天津的洋行買了一輛美國產(chǎn)的哈雷牌新型摩托車。他不僅在市內(nèi)騎行,還騎著摩托車“遠行”,從天津騎到北京,再從北京騎到天津,行程中的勞累和長時間的風寒,一度使他患上了重感冒,住進了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1925年,張學良又迷上了開汽車,關于他開車的故事流傳甚多,比如,開車把鄉(xiāng)長從北京市區(qū)送到通州、鄉(xiāng)長還誤把他當成司機什么的;作為民國四大美男之一,攜美女開洋車拉風什么的對他來說也是常有的事。還有傳言說,西安事變后被拘的張學良曾向老蔣提了倆要求:一美女:趙四小姐陪他,二香車:運送他的豪車。

        但如果少帥對車的迷戀僅僅只在“玩”的層次那就太小看他了,少帥愛車,但他的志向不僅是愛開車,更是要造車——造中國人自己的汽車。

        1929年的一天,在和自己的結拜兄弟李宜春對弈的一場棋局中,張學良一反常態(tài)的把自己的“車”鄭重地擺在棋盤上。時任遼寧迫擊炮廠廠長的李宜春當然明白張學良想要什么,兩個人隨后一拍即合,熱烈討論起如何制造中國人自己的汽車來。

        張學良和李宜春從美國買來一輛“瑞雪”牌卡車,李宜春帶領工人把車拆卸成1750個零部件,根據(jù)當時的制造能力,對其中大多數(shù)能夠仿制的零部件進行復制再生產(chǎn),最后再把它們重新組裝起來。

        兩年后的1931年5月31日,遼寧迫擊炮廠成功研制出第一輛1.8噸75型載貨汽車,心系天下的張學良給這部車命名為“民生”。在當時研發(fā)和生產(chǎn)都極度落后的條件下,“民生車”整車零部件的國產(chǎn)化率高達70%,張學良可以稱得上是現(xiàn)代中國汽車制造的鼻祖。

        只可惜短短半年后,東北地區(qū)相繼淪陷,侵華日軍搶走了制造廠生產(chǎn)儲備的所有汽車和機器零件,剛剛起步的民族汽車工業(yè)被扼殺在襁褓中。

        中國第一位正式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正是他資助的

        不僅自己是個愛運動的活力boy,作為有權又有錢的“官二代”+“富二代”,少帥也相當注重運用手中掌握的權和錢幫助推動全民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1923年創(chuàng)辦東北大學時,張學良就提出了“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重體育”的主張。

        1927年的一天,劉長春在大連體育場踢足球,當時在東北大學足球隊的張學銘(張學良的胞弟)發(fā)現(xiàn)了這位速度如風的少年,張學銘隨后便向東北大學極力推薦劉長春,并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了一直重視體育的張學良。很快,東北大學體育系就破格錄取了劉長春。

        1929年,華北運動會在張學良的竭力支持下在東北大學運動場舉行,張學良親任名譽會長。這次運動會上,作為東北大學代表隊的劉長春一舉打破100米、200米和400米3個短跑項目的全國記錄,成績分別是10.8秒、22.4秒和52.4秒??吹絼㈤L春的成績,張學良親自給他頒發(fā)獎品,并高興地說:“劉長春是東北和全國的光榮,我們能培養(yǎng)出這樣的名將來,該多么的驕傲!”

        1932年7月1日,在東北大學第四屆學生畢業(yè)典禮上,張學良語出驚人地宣布:劉長春、于希渭將代表中國去美國洛杉磯參加第十屆奧運會,他還以個人名義捐出8000大洋作為代表團赴美經(jīng)費。

        第二天,張學良在自己的官邸為劉長春和教練宋君復送行。由于日本人的阻擾,于希渭未能登上赴美的航船,最終,劉長春孤身一人悲壯上路,成為站在奧運會運動場上的第一位中國人。

        善書法愛收藏:詩情畫意的生活才是高品的!

        作為“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學良,是典型的能文能武型高富帥,這樣的高富帥得是多少女人的理想男友啊…與顏值、財力、家世相比,一個男人的才華有時候更能成為女人的一劑“春藥”。別以為少帥是一介武夫,比起才華來,他又能甩掉他人好幾條街呢!張學良國學功底深厚,精于詩詞,更擅長書法。下面重點說說他的書法,張學良能寫得一手好字,行書、楷書、隸書、篆書皆有功底,尤其篆書最為人稱道。

        張學良從小接受了很好的古文讀寫訓練,書法更是由當時的書法名家教授,對他指導最大的是白永貞、金梁、林汝助三位老師。張學良師從白永貞雖然只有一年多,但書法長進很多。金梁是當時東三省博物館館長兼奉天通志館總篆、四庫全書館坐辦,1929年1月27日,《新民晚報》刊載金梁贈答張學良的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偃武修文新一統(tǒng),將軍本色是書生”。必須重點提一下林汝助,林汝助為張學良的書風形成助力不少。林汝助的祖父林鐘潢是清代的隸書名家,清代隸書有“南鄭北林”之說,其中南鄭指鄭簠,北林就是林鐘潢。林汝助深得家傳,書法了得,張學良在他的指導下書法精進很多。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書法作品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心境狀態(tài)。年輕時的張學良書法作品富于變化,靈動活潑?!拔靼彩伦儭敝?,在漫長的幽禁歲月里,他的書法作品更顯沉穩(wěn)老練。

        張學良除了善書法,也愛收藏。從二十多歲起他就開始收藏書畫等藝術品,收藏歷史長達七十多年,自認中國北方收藏第一。他曾收藏古代書畫600余件,其中有王獻之的《丙舍貼》、小李將軍的《海市圖》、董源的《山水卷》、郭熙的《寒林圖》、宋徽宗的《赦書》、米友仁的《云山圖》等,均為珍品。在張學良的收藏中,最為著名的大概要算王獻之的行書名跡《舍內(nèi)帖》?!熬乓话恕敝?,《舍內(nèi)帖》與其他很多書畫藏品均被日軍將領盜走?!渡醿?nèi)帖》后曾短暫收藏于偽“奉天博物館”中,抗日戰(zhàn)爭結束后,流入日本,今已不知下落?!渡醿?nèi)帖》是張學良一生收藏中價格最為昂貴的一件書畫名跡,他晚年在對唐德剛教授“口述歷史”時,依舊對《舍內(nèi)帖》念念不忘。1994年臺北蘇富比曾推出“張學良定遠齋藏書畫”專場,所藏書畫拍品無一流標,當時總成交額近1.4億新臺幣。

        以蘭為伴:我第一愛夫人第二愛蘭花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幽禁歲月里,太太趙四小姐和蘭花成了陪伴他度過幽暗的支柱,他曾表示:“我第一愛夫人,第二愛蘭花”。

        對于蘭花,張學良曾說:“蘭是花中君子,其香也淡,其姿也雅。正因為如此,我覺得蘭的境界幽遠。不但我喜歡,內(nèi)子也喜歡”。

        張學良養(yǎng)蘭花,也算是寄托心志,排解憂思的一個出口。與“花中君子”結緣,張學良說:“蘭為我作伴多年,給了我生活的信心,給了我生命”。

        在臺灣的高墻深院里,張學良有兩個蘭圃,一個用來種洋蘭,一個用來種國蘭。張學良親自種植、澆水、施肥、除蟲,他對蘭花的品種、生長習性、種植方法都了如指掌。他常對朋友說:“養(yǎng)蘭是一種享受,譬如澆水、施肥、移動花的位置、適度的陰涼和適度的陽光等,都有學問。因為養(yǎng)蘭,我買了有關蘭花的書籍和雜志,而且常向這一方面的專家請教?!彼奶m圃中育有200多盆蘭花,除了臺灣地區(qū)的——品蘭、蝴蝶蘭、縞蘭、阿里山無葉蘭、達摩蘭外,對大陸產(chǎn)的品種,他尤為偏愛。他的蘭圃中,不但有江浙的綠云、宋梅、鄭同荷、環(huán)球荷鼎,也有四川的大紅朱砂、春劍牙黃素,廣東的報歲白黑、企葉黑墨,還有福建的銀邊大貢、龍巖素等,幾十個名品數(shù)百盆。他為每一盆蘭花都題書蘭名,如“寶島仙女”、“玉雪天香”、“太陽”等,并用英文在卡片后面注明英文稱謂。在蘭界,張學良以“趙老先生”聞名,臺北地區(qū)養(yǎng)蘭的人不少,每逢周日,在臺北的蘭花交易所、花市及園藝所,幾乎都可以看到“趙老先生”身影。

        1993年4月21日,第三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在北京開幕,在這次博覽會上臺灣世界交流協(xié)會專門設置了“張學良將軍與蘭花”展館。會前,張學良將軍親筆寫了賀信,全文如下:“蘭在中國歷史上,是一種品格高超的名花,自春秋時孔子自衛(wèi)適魯,作猗蘭之操,譽為‘王者之香?!髿v代文人雅士詠歌不絕,左氏不遺夢蘭之征,屈子思君紉蘭為佩,周易更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是將君子比德于蘭,而非以蘭比德于君子?!?/p>

        張學良與臺灣的世界蘭蕙交流協(xié)會會長黃秀球在欣賞蘭花

        1997年,中國北海第七屆蘭花博覽會期間,張學良送來3盆參展蘭:墨蘭、金花三金嘴和新品種寒蘭大出風頭,倍受蘭界贊賞。

        在他離開臺灣赴美定居以前,他親手栽培的蘭花已多達300盆,他委托來自臺灣的世界蘭蕙交流協(xié)會會長黃秀球代養(yǎng),并全部送給了世界蘭蕙交流協(xié)會。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