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如何客觀地評價吳三桂?亂臣、英雄抑或叛賊?

        2017-02-08 11:05:4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吳三桂(1612年-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遼東人、祖籍江南高郵(今江蘇高郵),明末清初的將領,吳周政權建立者吳周太祖。錦

        吳三桂(1612年-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遼東人、祖籍江南高郵(今江蘇高郵),明末清初的將領,吳周政權建立者吳周太祖。錦州總兵吳襄之子,以父蔭襲軍官。明崇禎時為寧遠總兵,后退守山海關,封平西伯,鎮(zhèn)守山海關,后封漢中王,濟王。1644年降清,引清軍入關,封平西王,淪為漢奸。1661年,殺南明永歷帝。1673年,發(fā)動三藩之亂。1678年3月23日(農歷三月初一),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稱帝,國號大周,建元昭武,改衡州為“應天府”,大封百官諸將,鑄“昭武通寶”、“利用通寶”。1678年農歷八月十七夜,因患重病在衡州(今衡陽市)駕崩。其孫吳世璠繼皇帝位。

        歷史上,正本史錄是這么評價吳三桂的:投清又反清,反爾反爾,在中國歷史的一個交叉點上,他完全能夠主宰中華民族今后的方向,卻為一己之私(陳圓圓)大開山海關,讓大清兵入關,從此中華民族前進的腳步停滯了,倒退了,強大的中國在近代史上敗落了、落后了,這是一場民族的悲劇、國家的悲劇。做為這場悲劇的始作俑者,吳三桂難逃其咎,他永遠是民族的罪人。

        但當我再仔細了解吳三桂,再來分析上面那段話的時候,卻忍不住為他有些鳴不平:

        歷史上的吳三桂,有強大軍事才能,也有很大野心,而至于野心,我認為更多是他因為處于當時的時勢下不得已作出的抉擇。吳三桂作為明朝的將領,一直是忠君愛國的,也為明朝廷報效了多年,立下戰(zhàn)功赫赫。后人評價他的背叛明庭時這么說:“象扯下皮膚那樣血淋淋的扯下他一直來忠君愛國的思想……”,可見他本意不是要投降大清朝的。

        吳三桂其人極愛妻子陳圓圓,他們之間的姻緣和愛情,在當代也會被人稱道,而作為個人,他“沖冠一怒為紅顏”也是得到許多女性的贊賞的——當然那里面沒有政治的因素??梢哉f,吳三桂本人還算是一位重情重義的男子漢。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李自成的農民思想暴露無遺,對京城的管理缺乏有效措施,明知道吳三桂還在坐鎮(zhèn)的山海關對北京的重要性,卻將吳三桂的父親拷打,將陳圓圓擄走……,如果換了其他人,只要他還愛父親愛妻子,肯定也會“沖冠一怒”的。

        而且當時,明朝已經滅亡,吳三桂面臨一個十字路口:該投清還算投向李自成。忠君的思想,使吳三桂曾經無數(shù)次拒絕了大清朝的引誘投降,至于投降李自成,他本來也是無意的,也是因為忠于明朝的思想。只是顧及家人在北京,使他一直猶豫不決。李自成拷打其父親,擄走其妻子,直接促使了他要與李自成為敵,這情形下他的選擇,唯有投向大清朝,可以說是萬般無奈的,這也為日后他的反清埋下了伏筆——他本來就不是真心投清的,只是要借助大清朝與李自成為敵,為其家人報仇。要說這點,吳三桂成為“民族罪人”,勉強的原因只是因為他“自私,家大于國”。但對一個人來說,這樣對家庭的態(tài)度是值得贊賞的。

        但對于上面對他的歷史評價說:“從此中華民族前進的腳步停滯了……”,本人對此有不同看法。怎么見得大清兵入關就是歷史的倒退,中華民族前進的腳步就停滯了呢?假如是李自成統(tǒng)治了中國,就能有保證是前進了?依李自成那進京后的所為,我就不看好,反倒是大清朝入京后的幾個皇帝所為比起李自成來說更有進步意義。要說“強大的中國在近代史上敗落了”是清代中后期的事情,似乎與當時的吳三桂也扯不上多大關系了。就單從大清兵入關這角度上,當時大清朝統(tǒng)治的中國肯定比李自成統(tǒng)治的中國更有進步意義。

        因此對于幾乎完全是貶義的對吳三桂的評價,我個人不太認可,至少,它沒有公正的反映了吳三桂其人。就人本身說,吳三桂應該還算是位杰出將領的,人品也可圈可點。關鍵是,他本人從來就沒有投降思想,但是在當時的情勢下,也許他唯有自盡了才會換取個民族英雄的名聲,反之就必然會是民族罪人,沒有其他選擇了。我們今天說他的錯誤,完全是出于民族感情,但在個人感情上,我覺得吳三桂還是一個值得贊賞的人的,他從來就沒有作為一個“奸賊”存在過,只是無情的歷史把他推向了“罪人”的行列,這是歷史的不幸,更是吳三桂的不幸。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