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官倉之鼠的頓悟竟使其達到人生的巔峰
李斯(約前284-前208年),字通古。戰(zhàn)國末年楚國上蔡人(今河南上蔡西南),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是功過昭著的一代開國名將。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周郝王五十五年(前259年),李斯被上蔡郡守選到郡府為吏,從事一些寫寫抄抄的工作,當時的李斯22歲。憑借著他的才能,過了兩年便升為主簿,管理一些文書簿籍,深的郡守喜愛??な匾惨虼顺T谌藗兠媲翱洫劺钏共湃A出眾、足智多謀,久而久之,難免會遭到人們的嫉妒。一次郡守又與一郡吏談論李斯的學識才華,這個小吏便故意說道“郡守不知,李斯雖然才華出眾,但是卻年輕氣盛,急于表現(xiàn)自己,常在人們面前說府里的文書都是他撰稿,除了他,府中也無他人,包括郡守你處理公案的策略也都是他做決定”,郡守聽過這些話后,對李斯也越發(fā)的疏遠,免其職務,讓李斯到糧倉去當小吏。李斯在政治上載了一個大跟頭,心里也惆悵的很。
一天,他在郡府廁所蹲坑,見又臟又臭的老鼠正在吃糞便,只要有人進來,就會嚇得驚慌逃串。廁所中的老鼠不僅怕人,就算聽見狗叫或者其他一些動靜也會嚇得驚恐萬分,到處藏匿,餓的是皮包骨頭,身上又臟又臭,讓人看見就想惡心。一日,他又到了官倉,見倉內的老鼠又大又肥,在屋內的糧食堆上吃的悠然自得,人來了也不跑,也沒有狗來咬他們,生活的無憂無慮,與廁所中的老鼠過得截然不同的生活。李斯不由感嘆:人與老鼠的道理相同啊,有沒有出息不在于別的,只不過是所處環(huán)境的自我選擇罷了,命運也會因此產生天壤之別。
古人有句詩說:“官倉有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雖然詩句寫的略顯夸張,但卻也和現(xiàn)實社會相差無幾,詩中的官倉之鼠喻指高官顯貴,李斯從官倉之鼠中悟出了這種道理,要想功成名就,就需要另選處所,于是當即像郡守辭職,因為他心里明白,現(xiàn)在這種環(huán)境就算呆上一輩子也是沒有前途的,只能平庸的度過自己的一生,碌碌無為。
此時的李斯已經不甘于做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他要往上爬,他要做“官倉之鼠”,成為人上人,學而優(yōu)則仕,要想飛黃騰達,就要通曉治理國家的帝王之術,從而得到君王的賞識。
李斯棄吏為學后,選擇了當時最著名的思想家、儒學大師荀況為自己的老師,一同學習的還有韓國貴族韓飛等人。學成之后,李斯審時度勢地看到,楚國雖是自己的父母之邦,卻早已江河日下,其它幾個國家也不足與謀,惟有西邊的秦國,正如日中天,因此打起背包來到了秦國。
在秦國,李斯憑借自己的才華和謀略,從一開始在呂不韋門任丞相舍人,混到了廷尉的位置。在秦王統(tǒng)一天下之后,李斯最終升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