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政治家周必大的故事 周必大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號(hào)平園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鄭州),至祖父周詵時(shí)居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zhèn)周家村) 。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xué)家,“廬陵四忠”之一。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進(jìn)士及第。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舉博學(xué)宏詞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職,官至吏部尚書、樞密使、左丞相,封許國公。慶元元年,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益國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廬陵,追贈(zèng)太師。開禧三年(1207年),賜謚文忠,寧宗親書“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詞,為南宋文壇盟主。與陸游、范成大、楊萬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齋文稿》、《平園集》等80余種,共200卷。
周必大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鶴飛盞
周必大有一個(gè)酒杯名為“鶴飛盞”,斟上酒,杯上的鶴就飛起來,喝完酒后,鶴就不見了。
大承氣湯
周必大被任命為參知政事時(shí),朱熹在與劉子澄的信中評(píng)論此事說:“現(xiàn)如今是需要下大承氣湯(藥性較猛烈的瀉藥)的癥狀,他(孝宗)卻下四君子湯(藥性柔和緩慢的補(bǔ)藥,此指周必大)。雖然不會(huì)造成危害,恐怕對病情也沒有好處!”
貌類溫公
據(jù)記載,周必大身材高大而臉龐清瘦,樣貌如同野鶴。他在翰林院任職多年多年。孝宗在一天退朝空閑時(shí),感嘆說:“好一個(gè)宰相!只是怕他福薄?!币粋€(gè)老宦官在孝宗身邊說:“官家(對皇帝稱呼)所感嘆的,難道不是周必大嗎?臣觀察司馬光的畫像,也像周必大一樣清瘦?!毙⒆跒榇艘恍?,于是提拔周必大。周必大此后任太平宰相,參與并聞知禪讓盛事,晚年出鎮(zhèn)長沙,退休后得享十多年的清閑福氣。
敬慕三忠
周必大曾在鄉(xiāng)里建三忠堂,因歐陽修(謚文忠)、楊邦乂(謚忠襄)、胡銓(謚忠簡)都是廬陵人,也都是周必大平生所敬慕的人,所以周必大撰文記述他們的事跡,這是他的絕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