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年輕的太上皇:17歲退位22歲離奇死亡
太上皇的稱謂源自西漢初年,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于氾水之陽即位,建立西漢王朝。劉邦稱帝后,每五天去拜見一次父親劉太公,父子見面的時候,都像平常人家父子間的禮節(jié)一般。后來劉太公的家令告訴太公:“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噬想m然是您的兒子,但畢竟是人主;您雖然是父親,但畢竟是人臣。怎么能讓人主拜見人臣呢?如果這樣,皇帝的權(quán)威就會受損?!?/p>
后來劉邦再來看拜見,見到父親拿著掃帚在門口恭敬相迎,劉邦大驚,趕緊攙扶太公。太公說:“皇帝是人主,怎么能因為我而破亂規(guī)矩呢?”為了維持父子的禮節(jié),又不損壞皇帝的威嚴,劉邦尊奉父親為太上皇。這就是太上皇的由來。此后中國歷史上又出現(xiàn)了多位太上皇,他們的境遇各不相同,若論年齡最大的莫過于乾隆,85歲退位,年紀最小僅僅有17歲。今天【縱橫五千年】的小編甜心即可就為大家介紹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太上皇,此人就是北魏獻文帝拓拔弘。
拓跋弘是文成帝拓跋濬的長子,母親為李貴人。454年7月,拓跋弘出生于陰山之北。兩年后,他被立為皇太子。565年5月,時年25的文成帝拓跋濬病死,年僅11歲拓跋弘繼位稱帝,成為北魏開國以來第六位皇帝。
獻文帝拓拔弘即位初年,朝政被時任侍中、車騎大將軍的乙渾的掌握。乙渾先后殺害了尚書楊保平、平陽公賈愛仁、南陽公張?zhí)於鹊却笈賳T。北魏朝廷被迫任命太尉乙渾為丞相,位居諸王上;從此事無大小,皆決于渾。一年后,太后馮氏聯(lián)合朝臣發(fā)動政變,將乙渾誅殺,馮太后臨朝聽政。
馮太后雖然是獻文帝拓拔弘的嫡母,但兩人并無血緣親情。隨著年齡的增長,獻文帝拓拔弘對馮太后逐漸不滿。467年8月,獻文帝拓拔弘的長子拓跋宏(也就是后來的孝文帝)出生,馮太后退居幕后,撫養(yǎng)孫子,母子的關(guān)系一度有所和緩。
獻文帝拓拔弘也曾想有一番作為,受到馮太后勢力集團的掣肘。原來馮太后年輕守寡,品行不端,豢養(yǎng)內(nèi)寵。這些寵臣以太后為靠山,禍亂朝政,讓獻文帝拓拔弘束手無策。為此獻文帝決定以退為進。由于他本人喜好佛學(xué),所以在471年8月,他借口“常有遺世之心”,想讓位給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但遭到群臣的反對,其實他是在試探朝臣們的反應(yīng)。
幾天后的八月二十一日,獻文帝突然下詔決定傳位于4歲的皇太子拓跋宏,群臣上奏以拓跋宏年幼,不能親政,請求獻文帝親自處理朝政,并尊稱17歲的獻文帝為太上皇。獻文帝拓拔弘這一招可謂妙絕,通過把自己年幼的兒子推上臺,自己成為太上皇來執(zhí)政。
成為太上皇的獻文帝拓拔弘頗有作為,他率軍擊退柔然的進攻,對內(nèi)鼓勵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使得北魏的國力持續(xù)增強。此后他還以他以其他借口殺死了馮太后(此時是太皇太后了)的寵臣李弈兄弟,但這一行為徹底激怒了馮太后。476年6月,獻文帝拓跋弘在他的寢宮永安殿離奇駕崩,年僅22歲。
獻文帝拓跋弘做了6年的皇帝,5年的太上皇,以22歲的年紀就離開了人世。他死后,馮太后重新回到臺前,再度臨朝聽政。而獻文帝的的兒子孝文帝拓跋宏成為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