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民國電影皇后 她的一生都充滿了傳奇色彩
胡蝶(1908-1989),出生于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駕崩那年,原名胡瑞華,是中國早期影壇最燦爛的明星,橫跨中國默片時代和有聲片時代。曾多次當(dāng)選為“電影皇后”,她臉上那對深深的酒窩成為了美女的重要標志,而身上穿戴的旗袍首飾也是大眾爭相模仿的對象,她曾紅極一時家喻戶曉。
胡蝶于16歲時隨家人從廣州遷到上海,由于她從小愛好戲劇藝術(shù),又碰上中國電影開創(chuàng)期一個極好的機遇,她便決心投身于新興的電影藝術(shù)事業(yè)。之后,便是她近半個世紀的電影演員生涯。胡蝶以“聽話”著稱,她很聽導(dǎo)演的話,也很敬業(yè),演戲嚴謹認真,深得明星公司三巨頭張石川、鄭正秋、周劍云的賞識與喜愛。電影圈是個是非之地,胡蝶時時都很注意自己,力求給人以無懈可擊的印象。
16歲的胡蝶
幼年的胡蝶對語音極為敏感,這對她以后踏上戲劇之路帶來幫助。母親出生在大家庭,受教育不多,卻很懂得為人處事,她的教育令胡蝶一生受用。這也是胡蝶能在那個動亂年代里,有一份自己的清醒,走了一條與阮玲玉不同人生道路的原因,歷經(jīng)劫難后安享晚年。
胡蝶的一生傳奇,她的幾部影片都創(chuàng)造了票房記錄,轟動全城,為公司贏利頗豐,她主演的影片上映后皆盛況空前,她是票房冠軍,曾打破國產(chǎn)影片上座率最高紀錄。
1927年3月22日胡蝶與因戲結(jié)緣的林雪懷舉行隆重的訂婚儀式,眾多朋友前來道賀。此后胡蝶的電影事業(yè)不斷精進成為上海灘頭號女明星,林雪懷卻在影壇日趨沒落,胡蝶自籌一筆錢,給林雪懷在四川路上開設(shè)一家胡蝶百貨商店,林雪懷經(jīng)營不善,差不多把資本耗盡,而且行事日益荒唐。這時,一個叫潘有聲的男人出現(xiàn)在胡蝶生活中,他在洋行做事,有事業(yè)心,為人持重,胡蝶的情感天平漸漸離開未婚夫傾向潘有聲。胡蝶與林雪懷從訂婚到解除婚約,可謂滿城風(fēng)雨,還鬧上法庭。不久林雪懷與他人結(jié)婚,就在胡蝶游歐之際,林雪懷轉(zhuǎn)輾各地就醫(yī)無效,旋即病故。潘有聲原有結(jié)發(fā)之妻,還有女兒,為了胡蝶,他拋妻別女。經(jīng)過馬拉松式的戀愛,1935年11月23日,胡蝶潘有聲熱熱鬧鬧辦了喜事。
胡蝶與潘有聲的婚禮
日軍占據(jù)香港后中,為了利用中國名人出面宣傳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中日親善”,達到欺騙世界輿論的卑鄙目的,一方面對香港百姓兇殘肆虐,一面又對匿居在港的文化界知名人士施以懷柔政策。日方曾重金邀請胡蝶出演《胡蝶游東京》,但被她以自己已經(jīng)息影,而且有了身孕,短期內(nèi)無法再現(xiàn)銀幕為由,嚴正拒絕。胡蝶雖是一個弱質(zhì)女子,但她恨極了日本軍閥,恨極了他們對中國的侵略。
正當(dāng)胡蝶的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東北爆發(fā)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伴隨著戰(zhàn)爭而來的是她和張學(xué)良的“跳舞事件”。為將中國人民的怒火轉(zhuǎn)移到對張學(xué)良的怨恨上來,日本人四處散布“九一八”之夜張學(xué)良與紅粉佳人胡蝶歡歌共舞的謠言。致使輿論四起,一時之間胡蝶成了“紅顏禍水”的代名詞。盡管事后胡蝶在報上辟謠,許多影星包括梅蘭芳大師都有出面力證胡蝶的清白,但不少人仍將信將疑,這件事成為伴隨胡蝶一生的陰影,她終生耿耿于懷。
圖左張學(xué)良
1937年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為了逃避與日本人合作,胡蝶與潘有聲及家人離開上海到香港避難。胡蝶將前半生的所有積蓄打理成30個箱子托人運往內(nèi)地,誰知珠寶在半路丟失,得知消息的胡蝶大病了一場。為尋得原物,她托了幾個朋友,其中一個把她介紹給了特務(wù)頭子戴笠。聽說戴笠有辦法找回珠寶,胡蝶便硬著頭皮與其交往。戴笠是登徒子之流,在他手里不知糟蹋了多少女性,他慕名胡蝶已久,為博美人開心,不惜自己掏錢,買回一些相同的珠寶給胡蝶交差。那年,胡蝶與丈夫潘有聲的感情還是非常好的,就是在胡蝶把珠寶都丟了時,潘有聲還安慰她說,沒關(guān)系的,他會想辦法養(yǎng)好這個家。還把自己生意上的規(guī)劃講給胡蝶聽,這讓胡蝶很覺得安慰。
圖左戴笠
而戴笠對胡蝶的愛是完全不同的。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胡蝶。為了達到自己目的,戴笠又使出一招,派人打發(fā)走潘有聲,讓他去昆明做生意,還給潘有聲發(fā)了商人夢寐以求的專員委任狀和滇緬公路通行證。潘有聲一走,戴笠再也按奈不住強行占有了胡蝶。面對戴笠強大的勢力,胡蝶無以反抗,雖痛苦難耐,也只好違心順從。自此,胡蝶開始了在重慶被幽禁三年的日子。潘有聲做生意回來,被戴笠再次拘押,讓他知趣離開胡蝶。潘有聲無力反抗戴笠的壓迫,只好含淚離開重慶。
胡蝶被幽禁的日子看起來還是很富貴的。戴笠為了不讓胡蝶對潘有聲有負疚感,潘有聲一走他就讓胡蝶住進楊家山公館。胡蝶嫌公館的窗戶狹小,樓前景物不好看,戴笠馬上派人在公館前重建別墅。還從印度空運來胡蝶喜歡吃的水果,買來一大堆鞋子讓胡蝶選,甚至花費上萬的銀元弄了個大花園,每天陪胡蝶在花園里散步。而這樣富貴的幽禁換得的是胡蝶不與丈夫相見的痛楚,胡蝶每天透過洋房的窗子,看著這隔世的桃源,都會情不自禁地掉淚。她覺得自己已經(jīng)死了,那個純潔的胡蝶沒有了,那個電影上風(fēng)光的胡蝶沒有了,那個與洋行丈夫過普通生活的胡蝶也沒有了。她現(xiàn)在只剩下一具美麗的軀殼。沒有愛沒有事業(yè),什么都沒有。
戴笠準備在1946年下旬迎娶胡蝶,這時,他搭乘的飛機遇難,戴笠喪生,胡蝶終于結(jié)束了被幽禁的日子,重新獲得自由。
胡蝶于晚年移居加拿大,1989年病逝于溫哥華,遺言留下一句“蝴蝶(胡蝶)要飛走了?!焙囊簧鷤髌妫瑲v經(jīng)波折卻又絕處逢生,她的美貌是禍也是福,令人不禁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