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半人半神的徐懋功是偽君子還是真小人?
[徐懋功檔案]
男,又名李世績、李績,懋功為其字。生于594年,卒于669年,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人。降唐后,被李淵賜國姓。后為避李世民諱,遂單名“績”。為唐朝著名的凌煙閣功臣。
曾隨李世民滅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擔(dān)任主將滅徐圓朗;隨李孝恭滅輔公祏;與李靖一起滅突厥;多次擊敗薛延陀勢力;又隨李世民伐高麗。太宗嘗曰:“李靖、李績二人,古之韓、白、衛(wèi)、霍豈能及也!”
徐懋功為徐茂公的原型,徐茂公半人半神的形象深入人心,受世人追捧的程度僅次于諸葛亮。
徐懋功:我與初唐三代領(lǐng)導(dǎo)人過過招
在凌煙閣(注)二十四功臣之中,徐懋功排名第二十三,堪稱刁陪末座。雖如此,徐懋功依然是一個讓人過目不忘的政治明星。他的卓異之處在于他用自己出眾的智商,因勢利導(dǎo),和唐初三代領(lǐng)導(dǎo)人之間有過心照不宣的過招,其中的精彩令人眼花繚亂,但往往為后人所忽略。
徐懋功生于大富之家,“家多童仆,積粟數(shù)千鐘”。在隋末亂世,徐懋功父子自有其自保之道:“樂善好施,拯濟貧乏,不問親疏。”
徐懋功的青春記憶是和黑道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剛步入青春期的時侯,他家鄉(xiāng)出了一個著名的“暴民”翟讓,翟讓聚眾為盜,在當(dāng)?shù)睾芸炀统闪藲夂?。徐懋功并不是一個愛湊熱鬧的年輕人,但他仍然迅速地加入到了翟讓的陣營。那時,他才17歲,正是后人所說的“花季”。時至今日,徐懋功的革命動機仍是個謎,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自從徐懋功“咸與維新”之后,就再沒有哪伙土匪打徐家萬貫家產(chǎn)的主意了。
在風(fēng)起云涌的隋末大革命中,徐懋功如魚得水,成為大名鼎鼎的瓦崗軍的顯要人物。李密稱魏公后,徐懋功被封為東海郡公。革命的殘酷性一天天顯露,在經(jīng)歷隋軍剿殺、內(nèi)部火拼之后,走投無路的李密選擇了歸順大唐。而徐懋功則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重大考驗。
此時的徐懋功實際占領(lǐng)著瓦崗軍的舊地,其范圍“東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李密既歸大唐,這么大一片土地就成了無主之地,換句話說,徐懋功就是這片土地的新主人。
顯然,徐懋功有兩種選擇:第一,樹倒而猢猻不散,我徐懋功收拾殘兵敗卒,據(jù)地稱王;第二,你李密有初一,我徐懋功有十五,我也吹吹打打降大唐。但是,徐懋功棄兩條道路不走,而是出人意料地選擇了第三條道路,充分展現(xiàn)了自己過人的處理問題的能力。
徐懋功對手下說:“盡管李密已歸順大唐,但如果我徑直向唐王獻出這片土地,卻有乘主人之危的嫌疑。因此,我決定將我所管轄的土地的詳細資料以及其上的軍民戶口匯總成冊,全部交給李密,聽從李密發(fā)落?!?/p>
興致勃勃的李淵本來以為徐懋功來獻土地,誰知等來等去見到的卻是兩手空空的使者,難免大失所望。然而,接下來卻更令他意外——原來,徐懋功光明磊落,不肯貪天功為己有,早已將一切土地及軍民資料獻給了李密,準(zhǔn)備通過李密之手轉(zhuǎn)獻給大唐。李密實在沒有想到,在禮崩樂壞的隋末唐初,竟還有如此高風(fēng)亮節(jié)、不肯落井下石之人。李淵也大為感動:“徐懋功感恩推功,實純臣也!”
這是徐懋功第一次和大唐的第一代領(lǐng)導(dǎo)人打交道。徐懋功的低調(diào)、精明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其可歌可泣的“純臣”精神,贏得了唐高祖李淵的高度評價。后來徐懋功被封為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還被賜為國姓,備受恩寵。不僅如此,其父也被封為舒國公。
就這樣,徐懋功將所獻土地的最大剩余價值給充分挖掘了出來。他巧妙地避免了背主求榮的道德尷尬,同時也打造了自己無欲則剛的大丈夫形象。他以忠于舊主的方式投降大唐,更是巧妙地為自己投降之后預(yù)留了寬闊的道德和政治空間。
然而,事有不如人意之處,降唐后的李密復(fù)又叛唐,最后被誅。
這無疑是將徐懋功往火坑里推。要知道,徐懋功的所有資本都來自于對李密的忠心。如今李密叛唐,徐懋功何以置身事外?是涕泗交流,悔不當(dāng)初?還是快刀斬亂麻,公開和叛臣劃清界限?和上次一樣,徐懋功再次面臨兩難選擇。
然而再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徐懋功大鳴大放地上表,請求皇上開恩,準(zhǔn)予他收葬李密。李淵再次感動,破例特許。徐懋功披麻戴孝,高調(diào)為昔日的頂頭上司李密操辦喪事,《舊唐書》用四個字評價此事:“朝野義之?!本瓦@樣,徐懋功再次將政治包袱改造成了優(yōu)質(zhì)政治資產(chǎn)。
和唐朝第一代領(lǐng)導(dǎo)人的過招,徐懋功大獲全勝。此后數(shù)年間,徐懋功先后作為主力,參與平定了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徐圓朗、輔公祏諸人,成為大唐一員功勛卓著的戰(zhàn)將。英名和美名交織在一起,幾乎讓徐懋功成為了帝國的驕傲。
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成為帝國新一代領(lǐng)導(dǎo)人。在新時期,徐懋功作為主力平定了東突厥,安定了北方,后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功高震主的徐懋功和唐太宗李世民又該如何過招?
李世民顯然要比其父李淵技高一籌,因此,他和徐懋功的交往也就顯得格外細膩。
有一天,徐懋功忽然患重病,御醫(yī)開出了一個奇怪的藥方,其藥引居然是胡須灰。李世民毫不猶豫,立即剪掉自己的美髯交于大夫。徐懋功迅速康復(fù),因此,就有了下面一段類似今日小品的精彩表演。
徐懋功入謝李世民,跪地叩首不止,直至前額殷紅的鮮血直流。是啊,身體發(fā)膚,受之于父母,不可輕易損傷,而圣上居然為了給臣下治病,置古訓(xùn)于不顧,不叩首至流血豈能表達發(fā)自肺腑的感激?誰知李世民卻故作輕松地說道:“莫謝,莫謝!我這樣做也只是為社稷著想嘛。誰讓你這么重要呢?要謝就謝你自己吧!”與公與私,李世民的話都堪稱一絕。
徐懋功的舉止如此得體,而李世民的應(yīng)對也是如此自然天成,這就是高水平的君臣在過招,外人只有欣賞和贊嘆的份。只是不知當(dāng)時的徐懋功是否被弄得有些輕微腦震蕩。
然而,精彩還在后面。
一番盡情的表演之后,李世民留徐懋功小酌。三杯酒下肚,李世民開始了“酒后”托孤:“朕思屬幼孤,無易公者。公昔不遺李密,豈負朕哉?”聞聽如此肺腑之言,徐懋功大為感動,只是他表達感動的方式這次更加離奇,“因嚙指流血”。
史書如此記載“流血”之后的情景:“俄大醉,帝親解衣覆之。”
在這里,徐懋功的過人之處更是表現(xiàn)無遺:皇上你不是在“酒后”托的孤嗎?對于你酒后的信任我當(dāng)然要感激涕零,以致感激到“嚙指流血”的程度。但是,你的“托孤”既然因飲酒而起,那么我也要以“飲酒”而終,所以才出現(xiàn)了俄而之后徐懋功的“大醉”。顯然,徐懋功知道李世民的真正用意,因此,他并沒有把皇上酒后的托孤當(dāng)成可以載入史冊的榮耀,隨即以自己的“大醉”來收場。
反正是酒桌上的話,你當(dāng)真我也當(dāng)真,你當(dāng)醉話我也當(dāng)醉話。
這是二人第二次過招。
不久,李世民就身染沉疴,為了給性格柔弱的太子李治掃清障礙,李世民出了第三招:將沒有任何過錯的徐懋功貶為疊州(今甘肅迭部)都督。無辜被貶,徐懋功卻沒有任何怨言和牢騷,接到命令之后,他連家都沒有回,就在第一時間奔赴新的工作崗位去了。
其中奧妙何在?高手過招的精彩何在?李世民曾對太子李治作過如下解釋:“李世績才智有余,然汝與之無恩,恐不能懷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為仆射,親任之;若徘徊顧望,當(dāng)殺之耳?!敝链宋覀儾琶靼?,為什么徐懋功當(dāng)初走得那么果斷,那么毫不回顧。
看到了吧,這就叫“厚黑學(xué)”。不要以為“厚黑學(xué)”只是陰暗小人的專利,唐宗宋祖?zhèn)兺嫫饋碚諛涌梢匀绱藸t火純青。對于徐懋功這位凌煙閣功臣,李世民在自己認為的關(guān)鍵時刻同樣會頓起殺心,哪怕徐懋功功高蓋世,沒有任何差錯?!叭襞腔差櫷?,當(dāng)殺之耳?!鼻в嗄曛螅覀冏x到這句話,依然有毛骨悚然的感覺。不就是為了讓兒子將來唱一次紅臉嗎?何至于如此沒有矛盾制造矛盾?何至于對兩朝元老徐懋功出此重手?幸虧徐懋功同樣滑頭,同樣智力超常,否則,他縱有10個腦袋,也不會活著走出長安城。
徐懋功的果斷辭行保住了性命,這才有了李治繼大位之后,徐懋功立即被召還并被委以重任的場景。此時,夕陽正紅,有了和兩代領(lǐng)導(dǎo)人過招的經(jīng)驗,面對乳臭未干的李治,徐懋功應(yīng)對起來自然輕松自如。
李治即位之后,就將武則天納入后宮,封為昭儀。武則天胸懷大志,不久就把李治搞得暈頭轉(zhuǎn)向。鬼迷心竅的李治萌生出改立武氏為皇后的念頭,然而,這樣的想法立即遭到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的強烈反對。關(guān)鍵時候,徐懋功一句話讓李治下定了決心,徐懋功這樣說:“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徐懋功直接將廢立皇后如此重要的國家大事界定為“陛下家事”,他巧妙地讓李治從心理上擺脫了元老重臣的圍追堵截,輕易而直接地達到了為李治解套的目的,從而讓武則天迎來了出頭之日,同時也神不知鬼不覺地為李氏王朝敲響了喪鐘。
徐懋功只一句“陛下家事”,就將大唐的錦繡江山給易手了。
之后,長孫無忌及褚遂良等均遭貶斥,長孫無忌被迫自縊,而徐懋功則贏得了李治和武則天的雙重敬意。有一件事也許可以作為注腳:徐懋功“嘗墜馬傷足,帝以所乘馬賜之”。
[個性點評]
在“家天下”的環(huán)境下,討論所謂的“賢愚”沒有任何意義;在封建專制體制下,討論所謂的“忠奸”也沒有任何意義。在特殊的年代,“活著”就是一切。徐懋功看透了所謂的“忠”、所謂的“義”,看透了所謂的“明君”和“昏君”。因此,他徑直將“忠”和“義”拿來為己所用,從而為自己贏得了政治資本,在朝野打造了自己光彩照人的道德形象。他以聰明對聰明,以機智對機智,從而在險惡的環(huán)境下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他順?biāo)浦?、就坡下驢,從而為自己安度晚年創(chuàng)造了寬松的外部環(huán)境。所以,我們要說徐懋功是天才,是“作政治秀”的天才,是處理君臣關(guān)系的天才,和那些“武死戰(zhàn),文死諫”的愚才,訕君買直的奸才相比,徐懋功顯得如此聰明而偉大。他的偉大在于跳出了“忠奸”對立的一元思維模式,而追求君臣共生共榮。他自成一體,將君臣關(guān)系發(fā)展成為一門藝術(shù)。
[注]凌煙閣原本是唐朝皇宮內(nèi)三清殿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樓,貞觀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為懷念當(dāng)初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nèi)描繪了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齡、徐懋功等24位功臣的圖像,皆真人大小,時常前往懷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