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寶簡介:五胡十六國史上的后燕第二位皇帝
慕容寶(355-398),十六國后燕國君。鮮卑族。字道祐。慕容垂第四子。前秦苻堅時任太子洗馬、萬年令。其父建立后燕,立為皇太子。建興十一年(396),父死嗣位,改元永康。即位后,遵父遺令,校閱戶口,罷除鮮卑貴族因軍功所取的封戶,歸屬郡縣;重定士族舊籍,明其官儀。然法峻政嚴,思亂者眾。不久北魏發(fā)兵來攻,諸將望風奔逃,郡縣多降于魏。慕容寶戰(zhàn)敗逃回中山。魏軍進圍中山,其夜城內(nèi)兵變,遂棄中山至龍城(今遼寧朝陽)。398年調(diào)發(fā)步騎三萬,由龍城出發(fā)南征,將士懼戰(zhàn)逃散。退回龍城,為頓丘王蘭汗所殺。慕容寶死后的廟號為烈宗,謚號為靈帝。
慕容寶少年時,曾隨父王慕容垂在鄴城(今河北臨漳鄴鎮(zhèn))住過。慕容垂在公元384年自稱燕王后,慕容寶被立為太子。公元396年,后燕皇帝慕容垂病死,慕容寶繼位。慕容寶是后燕國君慕容垂的第四個兒子,從小在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中生活,直到少年時期仍然游手好閑,胸無大志,整天只喜歡聽奉承話,希望別人拍他的馬屁。16歲那年,跟著父親慕容垂逃離前燕,投奔了前秦苻堅,被封為太子洗馬、萬年令。
建元十九年(383),苻堅被東晉打敗,帶著一千多名騎兵到了慕容垂軍營。慕容寶見復(fù)仇的機會已經(jīng)到來,便勸慕容垂殺掉苻堅,恢復(fù)燕國。當時慕容垂雖然沒有同意,后來終于決定與苻堅分道揚鑣,獨立門戶,在燕元元年(384)自稱燕王,慕容寶被立為太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jīng)歷變幻無窮的政治風云的熏陶,慕容寶開始改變自己的形象,當了太子以后,發(fā)誓要痛改前非。建興十一年(396),慕容垂病死,慕容寶繼位。
慕容寶繼位不久,后燕就遭到了北魏的襲擊,受命抵抗北魏的慕容農(nóng)狼狽逃回中山。慕容寶采納了慕容麟的建議,把糧食轉(zhuǎn)移到城內(nèi),準備和北魏打持久戰(zhàn)。但是,慕容寶打持久戰(zhàn)的想法只是一枕黃粱美夢,北魏大軍很快打到了中山,在芳林苑安營扎寨。永康三年(398)二月,慕容寶不顧大臣們的強烈反對,和慕容農(nóng)、慕輿騰兵分三路攻打北魏。士兵們已被北魏軍隊嚇破了膽,聽到出征的命令個個嚇得心驚肉跳,但皇帝的命令又不敢不服從,只好懷著恐懼的心理硬著頭皮跟隨慕容寶出征。到達乙連時,長上段速骨、宋赤眉乘機煽動士兵叛亂。慕容寶倉皇跑到慕容農(nóng)的軍營,慕容農(nóng)的士兵也不愿到戰(zhàn)場送死,紛紛丟掉武器,各奔東西。慕容寶對他們無可奈何,只好重返龍城。
慕容寶驚魂未定,段速骨已攻入龍城,慕容寶又像喪家之犬帶上幾名騎兵南逃。就在慕容寶跑得氣喘吁吁時,后燕尚書蘭汗帶兵襲殺了段速骨,派人迎接慕容寶回城。慕容寶不知蘭汗葫蘆里裝的什么藥,不敢盲目回城。過了不久,蘭汗又派左將軍蘇超迎接慕容寶,慕容寶想到蘭汗是自己的舅姥爺和兒子慕容盛的岳父,便打消顧慮,跟著蘇超回城。臨近龍城時,和慕容寶同行的余崇見氣氛不對,便勸慕容寶謹慎行事,慕容寶已經(jīng)受夠了顛沛流離之苦,只想趕快回到龍城,根本聽不進余崇的諫言。一進龍城蘭汗的外邸,慕容寶便被蘭汗的弟弟加難殺害,時年44歲,謚號惠愍皇帝,廟號烈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