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將軍法肯豪森 全新幫助中國抗戰(zhàn)的德國將軍
“法肯豪森將軍對中國的貢獻,可以說是另一個拉貝。但這些年來,他幾乎被塵封,你們想不想去看看他的墓地?”中國駐德國大使館趙劍陽的微信,讓新華報業(yè)集團“正義之勝”柏林—諾曼底采訪組的第一站,便選擇了位于德國西部偏僻山區(qū)的拿騷小城,去探尋這位對中國人民充滿感情、給予過真誠幫助的德國將軍的人生軌跡。
長眠于美麗墓園的一角
古老的街道、斜頂?shù)男∥?、靈動的雕塑、五彩的鮮花,掩映在山清草碧、藍天白云之下的小城拿騷,可以說每換一個角度,都能變幻出一幅不同的油畫。法肯豪森將軍的墓地,便深藏于這座小城的公共墓園里。
這是一座堪稱花園的墓園。推開鐵柵小門,是各式各樣形狀優(yōu)美的石碑,每座碑前都布滿了姹紫嫣紅的鮮花。在這里,記者碰到了墓地的殯葬管理員門·拉特先生,一位胖胖的德國中年男子。
穿過主墓區(qū),繞過一個“十字架”形的一戰(zhàn)、二戰(zhàn)紀念碑,在墓園最東部圍擋邊的一角,記者看到了刻有法肯豪森將軍名字的墓碑,這里便是將軍1966年過世后長眠的地方了。
與前面的繁花圍繞、墓碑比鄰的普通墓區(qū)相比,將軍墓獨處一方,墓碑上面已經(jīng)布滿青苔。一圈綠色灌木合圍中,只有一盆黃色與紫色夾雜的蝴蝶蘭,顯得落寞而清高。
門·拉特先生向記者坦言,他對這位將軍并不了解,平時也幾乎沒有什么人來祭奠他。他建議記者去找拿騷市的市長。
不遺余力幫助中國抗戰(zhàn)
采訪組一行馬不停蹄趕到了拿騷市政廳。
踩著木質(zhì)樓梯,來到一座古舊老樓的二樓會議室,白發(fā)蒼蒼的市長文·徹爾先生笑盈盈地用中文歡迎記者一行:“你好!”
會議室里,另一位年紀更長的老人也站起來迎接采訪組一行——84歲的卡爾·海因茲·順羅克先生,他是市長的岳父,曾經(jīng)與晚年的法肯豪森將軍同一個門進出做了4年鄰居!當天是市長特地邀請他來接受我們采訪的。
老先生告訴記者,法肯豪森將軍1878年生于德國北部鄂爾敦堡城一個皇家貴族家庭。中學(xué)畢業(yè)后,家中男性都是軍人的他報考了軍官學(xué)校,19歲畢業(yè)時,被分到德國第91軍團任陸軍少尉。在1930年退休后,他到中國擔任了蔣介石的德國軍事總顧問。
抗戰(zhàn)期間,法肯豪森主持了長江江陰要塞的布防,以及淞滬線、吳福線、澄陰線的構(gòu)筑。他在中德軍工間的合作也起了積極的作用,“極力介紹于中國最有利益而適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物品及列定公平的價格。” “七七事變”爆發(fā)后,蔣介石派法肯豪森北上赴保定協(xié)助華北軍事當局籌劃有效的抵抗。“八一三”抗戰(zhàn)中,德式樣板師第87、88、36師,全部投入戰(zhàn)斗,有德籍顧問所指導(dǎo)的國軍部隊訓(xùn)練有素,重創(chuàng)日軍。雖然當時希特勒嚴令禁止德籍顧問參加前線工作,但法肯豪森認為責無旁貸,親赴上海協(xié)助部署防衛(wèi)。
1937年納粹德國正式與日本結(jié)盟,納粹德國為了向日本表示善意,承認了日本在中國的傀儡偽滿洲國,并撤回德國對中國支援,強迫法肯豪森辭去顧問職務(wù)。法肯豪森不愿在中國需要他的時候離開中國,一度打算放棄德國公民權(quán),留在中國。但在納粹德國的壓力下,1938年7月8日,法肯豪森在廣州揮淚登船返國。
回國起初他拒絕接受任何工作,免費當起了中國的抗戰(zhàn)宣傳員,直到希特勒命令德國預(yù)備役軍人復(fù)役為止。1940年法肯豪森被任命為比利時總督,而在這里,他又開啟了另一段與中國人的情緣。
盡力挽救猶太人和比利時人
不少中國人都看過一部電視連續(xù)劇《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該片描繪和塑造了一個“女辛德勒”式的巾幗英雄形象,在二戰(zhàn)期間營救了近百名反納粹的比利時人,她的原型是祖籍江蘇宜興的錢秀玲。
1940年5月,德軍占領(lǐng)比利時。在錢秀玲居住的艾海德姆鎮(zhèn),一個參加抵抗活動的青年,冒著生命危險埋下地雷,炸毀了德軍鐵路。事情敗露后,這名叫做羅杰的青年被判了絞刑。當時負責管理比利時地區(qū)的德國軍事總督法肯豪森將軍是錢秀玲堂兄的摯友,抱著試試看的心情,錢秀玲前去向他求情,最終令羅杰免于絞刑。
1944年6月,錢秀玲再次面見法肯豪森,而這一次她要救的是艾克興的97名市民。最終,這名德國軍官同意免去這些艾克興人的死罪,轉(zhuǎn)而將他們送入德國集中營。戰(zhàn)后,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活著回到比利時。
當年離開中國回國后,法肯豪森開始憎惡希特勒與納粹政權(quán),作為卡爾·弗里德里?!じ璧吕蘸完戃娫獛洶枩亍ゑT·維茨萊本兩個反希特勒的同謀者的親密朋友,他支持維茨萊本的一個有計劃的軍事政變。1944年7月20日政變失敗后,法肯豪森就從一個集中營被轉(zhuǎn)移到另一個集中營,直至1945年被盟國給以自由之身。
法肯豪森在1948年被送往比利時受審,并在1951年3月被控驅(qū)逐25000名猶太人以及處死比利時俘虜并被判處12年苦役。然而,僅僅3個星期之后他被無罪釋放,因為有壓倒性的證據(jù)證明法肯豪森曾盡力挽救猶太人和比利時人。
1966年7月31日,88歲的法肯豪森在拿騷悄然過世。而在當?shù)?,很多人很多年都不知曉這位將軍的存在。直至去年,中國作家協(xié)會來到拿騷尋訪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當?shù)匾恍┤瞬砰_始了解他的故事。文·徹爾市長對記者說,“他雖在納粹營中,但他是一位正人君子。我知道他十分熱愛中國,我為他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