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科二夫人奇女子藍妮:1945年資產(chǎn)已幾百萬美元
1986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鄧穎超向藍妮鄭重發(fā)出邀請,請她和女兒孫穗芬回國參加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同時請她永遠留下來。收到這樣一個邀請,藍妮高興極了。從此,藍妮葉落歸根,定居于上海,安度晚年。
藍妮,出生于沒落貴族世家;經(jīng)歷了兩次失敗的婚姻;遭遇了參選副總理的不白之冤……但這一切沒有擊垮這位稀世奇女的堅強內(nèi)心,在事業(yè)上,她幾番卷土重來,不斷創(chuàng)造著屬于她自己的傳奇。
“苗王公主”
1912年(民國元年)7月2日,澳門藍府傳出了嬰兒的哭聲,藍世勛的夫人為藍家添了一位千金。為她取名巽宜,大約是盼望這位小公主一生幸福吧。等到上學時,小巽宜又有了學名藍業(yè)珍。藍家這位小姑娘的嘴巴甜,親和力特別強。同學間有矛盾,她只要一摻和,大家又都喜笑顏開了。有同學開玩笑說,業(yè)珍就是一把爛泥,把大家都糊到了一起。她本姓藍,字音與“爛”只是聲部的差別,于是,好事的同學開始叫她“爛泥”。她一點也不生氣,后來干脆將“爛泥”念成其諧音“藍妮”,作為她的名字。她自己的真名倒被人們忘掉了。
藍妮從小就顯得美麗俊俏、聰明伶俐,加上小藍妮一張不同于漢人的美麗臉龐與湛藍的眼睛,就像洋娃娃一樣,人稱“苗王公主”。
無憂無慮的小藍妮隨著家人的搬遷而逐漸長大。她的父親藍世勛是江蘇省稅務局局長,經(jīng)常在家里講孫中山先生的共和思想,講自己在海外的奇趣見聞,給幼小的藍妮留下深刻印象。她的母親親自教授小藍妮中國古典文學,讓她很早就接受了中國文化的熏陶。稍大點時,她父親特地為女兒請了一位學問很好的著名塾師,教她讀四書五經(jīng)。后來,她又接受了學校良好的正規(guī)教育。藍妮11歲時入南京惠文中學讀初中,13歲進南京暨南女中,15歲回上海,升入智仁勇女子中學讀高中。
婚姻破裂
一日父親不幸遭遇橫禍,精神受到極大刺激,讓這個溫馨的家庭蒙上了陰影,藍家的生活從此陷入困境。母親硬著心腸,說出了她解救藍家的方法。原來,同住上海襄陽南路上的名門李調(diào)生,愿意為其次子李定國聘藍妮為媳婦。如果藍家應承了這門婚事,可以每月給藍家津貼100元。望著日漸衰老的父母,藍妮含著眼淚說不出一句話,少女的矜持使她連肯定或否定的表示也無法表達出來。
李家是漢族官僚世家大族,府中規(guī)矩極多,藍妮生性倔強、生活自由自在慣了,再加上李家常常認為,他們出錢資助了藍家,藍家理應對李家感恩戴德,有時甚至連家中的下人也不把藍妮當少奶奶看。藍妮只能忍氣吞聲,希望能與丈夫廝守,熬到出頭的那天。
藍妮的丈夫李定國,風流倜儻,胸無大志。他既不想出外做官,又不思經(jīng)商掙錢,終日呆在家中,陶醉于安逸之中。見過世面也飽讀詩書的藍妮,想與丈夫談點什么,但兩人缺乏共同語言,結(jié)婚6年,好像從未深交似的。
23歲的藍妮,已有了三個兒女,她渴望著重見一片新的藍天,她決定離開李家而自立,毅然辦理了離婚手續(xù)。
成為孫科二夫人
1934年,24歲的藍妮離開李家后,好在她讀書時有一大幫女同學,不時邀請她出席各種社會交際活動。在1935年暮春的一天,忽然接到同學陸英的電話,邀她晚上到她家赴宴。就在這次家庭宴會上,她認識了時任南京政府立法院院長的孫科,從而改變了她的一生。
孫科,孫中山先生的獨子,是著名的民國四公子之一。1912年孫科出國留學時,就與表妹陳淑英在檀香山成親,婚后陳淑英與丈夫相伴而行。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孫科供職京城,由于南京濕熱難熬,夫人陳淑英生病,無法適應這里的生活,便返回澳門養(yǎng)病。
那天,藍妮打扮得端莊、飄逸,她一進客廳,立刻光彩照人。在當時的上流社會,藍妮的美貌是大家公認的。有記者說:誰要想知道西漢趙飛燕、東漢貂蟬的美麗形象,只消去看看藍妮就行了。她在與一些熟朋友打過招呼后,藍妮猛然發(fā)現(xiàn)有一對明亮的眼睛似乎在跟著她游動,順著視線看去,一位中年男子正對著自己微笑。陸英馬上向她介紹說:“這位是立法院院長孫科先生……”孫中山先生的哲嗣孫科的名字,對于藍妮來說并不陌生。藍妮不禁恍然大悟,怪不得這位中年男子那么眼熟。孫科一見藍妮,立即風度翩翩地站起來,舉杯向藍妮敬酒。
孫科已被這位宛如西洋小姐的美色所傾倒,加上這位美女不僅中文功底好,古代典故很多都能隨手拈來,應對裕如,而且熟諳英文。席間,他們熱烈攀談,似乎身邊并無其他人存在。孫科除了解到藍妮的身世和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外,還與她暢談唐詩、宋詞、西洋古典音樂和繪畫。孫科長時間在美國生活學習,時不時就忘記了自己的談話對象,流利的英語隨口而出,藍妮也直接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之后,孫科來上海參加一些聚會,常請藍妮赴會。一來二往,兩人從初識到深交,逐漸成為無話不談的老朋友。
在又一次聚會后,孫科鄭重對藍妮說:“藍小姐,我想請您擔任我的機要秘書,不知意下如何!”藍妮此時正缺少機遇,心中略作考慮后,便誠摯地點點頭,回答道:“謝謝孫先生,我非常樂意為您效勞,今后還得孫先生多多指點。”事情發(fā)展如此順利,孫科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下了。
幾天后,藍妮以民國立法院院長孫科私人秘書的身份出現(xiàn)在南京。作為私人秘書,藍妮將孫科的工作場所整理得井井有條,讓孫科少了很多煩勞;她了解到孫科的一些生活習慣,將孫科的日常飲食生活都細心設計,讓孫科感到家的溫馨。交際場合,落落大方的藍妮給孫科增添了更多的歡笑。孫科慢慢覺得,自己已離不開這位藍女士了。藍妮對這位院長先生也有了了解,覺得孫先生雖位極權(quán)高,但天性溫柔,性情和藹,值得信賴。兩人感情與日俱增,成為形影不離的伴侶。
孫科決定娶藍妮為二夫人。婚后,孫科藍妮出雙入對,非常恩愛。為了表示自己對她的忠貞感情,他親筆給藍妮寫了一張字據(jù):
我只有元配夫人陳氏與二夫人藍氏二位太太,此外決無第三人,特此立證,交藍巽宜二太太收執(zhí)。
叱咤商界
1940年春陳夫人來到重慶,在征得丈夫同意后,藍妮告別重慶,獨自一人回到了日偽占領下的上海,回到了女兒孫穗芬的身邊。為解決自己目前生活上的困窘,開始與人合伙承包工程。憑著她的地位與人脈,合作者對她非常信任。生意上的順利,使她信心倍增。接著,她又轉(zhuǎn)向地產(chǎn)。她看中了法租界復興西路的一塊地皮,覺得這里既高貴又寧靜,決心要在這里打造自己的安樂窩。
藍妮向上海當時的地產(chǎn)大王之一楊潤身求助,楊對那個地方作了實地考察,覺得那里確有投資價值,決定資助她完成心愿。楊多方活動,很快將那塊地皮弄到了手,然后請滬上著名的建筑師進行設計。建筑師們根據(jù)這里的地形與環(huán)境,設計建造了7幢房屋。每幢房子又各有變化,風格各異。房子都是獨立的三層花園式結(jié)構(gòu),分別使用7種不同的顏色,外觀十分醒目、別致。藍妮親自督工,依圖建造。馬路口的兩幢洋房是人家的,不久藍妮也出資買下。這樣,整條弄堂都是她的了。這組建筑在法國梧桐和鮮花的簇擁下,顯示出獨特的法蘭西浪漫情調(diào)。藍妮給它們?nèi)×艘粋€十分優(yōu)雅的名字:玫瑰別墅。按當時的地產(chǎn)行情,玫瑰別墅市值達35萬元,堪稱一流。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孫科來到上海,看望久未見面的小千金,即與藍妮和女兒孫穗芬居住在這處玫瑰別墅里。
此后,藍妮繼續(xù)房地產(chǎn)方面的投資,除玫瑰別墅外,還有多處房地產(chǎn),僅虹橋路就有50畝地。其時,她的房地產(chǎn)已值幾百萬美元。
緣盡情絕
抗戰(zhàn)勝利不久,孫科在藍妮的陪同下,回到南京。不久,夫婦兩人帶了小穗芬南下澳門。這是藍妮首次拜見婆婆盧太夫人。盧太夫人坦然地接受了這個二媳婦,而小穗芬的一聲聲“奶奶”,更讓老人家高興得合不攏嘴。與陳夫人已不是第一次見面了。一家人在一起高興地聚了幾天,因?qū)O科公務繁忙,藍妮攜帶小穗芬,陪孫科一起北上。
1948年孫科報名參選副總統(tǒng),藍妮一方面拿出自己的部分積蓄,一方面設法籌措款項,幫助丈夫競選。然而,就在競選的節(jié)骨眼兒上,發(fā)生了一件導致孫科功敗垂成的所謂“藍妮事件”。盡管藍妮在競選中出錢又出力,在競選參謀團看來,藍妮的出現(xiàn)對于孫科競選的負面作用太大,因此很多人將失敗歸之于藍妮。據(jù)說,當時孫科不僅沒有替藍妮辯解,為撇清自己,甚至將事情全推到藍妮身上,還在背后做了些小動作。
生性剛烈的藍妮,哪能受如此之氣。參選結(jié)束,她立馬離京赴滬,從此和孫科勞燕分飛,結(jié)束了近13年的夫妻生活。
1949年4月藍妮到達香港。為了不致坐吃山空,她利用一些商業(yè)關系,以弟弟藍業(yè)廣的名義,在雪廠街開辦了一家大隆金號,從事K金的買賣炒作。
回歸故里
1982年秋,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盛邀藍妮母女回祖國觀光。9月18日,她登上飛機,穿越太平洋,回到魂牽夢縈的祖國大陸。30余年家國夢,一朝實現(xiàn)淚滿襟。在首都機場,雖然已是晚上,但踏上這生養(yǎng)自己的故土,70高齡的藍妮仍像幼時一樣,笑臉上掛滿淚花。最讓她難忘的莫過于她和女兒去中南海拜會她敬仰的鄧穎超大姐。那天,鄧穎超一見藍妮,就親切地稱呼她為“孫太太”,令她激動萬分。
之后藍妮又受到楊靜仁、康克清等人的接見。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專門設宴招待她們母女,并發(fā)文給她們即將訪問的省、市,希望各地悉心照顧這兩位特殊的客人。10月1日,藍妮母女又應邀出席了國慶大典。
10月2日,藍妮來到了久違的上海。她看到改革開放后各地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繁榮景象,看到保護完好的名勝古跡,她動情地說:“百聞不如一見。我是老上海,但現(xiàn)在有的地方,我已不認識了。
訪問的時間結(jié)束了。藍妮一步三回頭,登上飛機,依依不舍地告別親朋好友。一回到美國,藍妮就迫不及待地給鄧穎超寫了一封信,她吐露了自己對故土的深深懷念,并明確提出回國定居的要求。
1986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鄧穎超向藍妮鄭重發(fā)出邀請,請她和女兒孫穗芬回國參加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同時請她永遠留下來。收到這樣一個邀請,藍妮高興極了。從此,藍妮葉落歸根,定居于上海,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