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簡介 唐朝著名詩人畫家摩詰居士王維生平
2016-11-20 10:26:5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漢族,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省運城市)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漢族,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省運城市)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因篤信佛教,有“詩佛”之稱。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禪宗影響很大,精通佛學,精通詩、書、畫、音樂等,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p>
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運城永濟市)。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開元二十三年,張九齡執(zhí)政,擢為右拾遺,次年遷監(jiān)察御史,后奉命出塞,為涼州河西節(jié)度幕判官。此后半官半隱居。安史之亂被捕后被迫出任偽職,戰(zhàn)亂平息后下獄。因被俘時曾作《凝碧池》抒發(fā)亡國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縉平反有功請求削籍為兄贖罪,得寬宥,降為太子中允,后兼遷中書舍人,終尚書右丞。
他才華早顯,既是詩匠,又精禪理。生在一個虔誠佛教的家庭里,據其《請施莊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余歲?!薄锻跤邑┘{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文中述及了詩人同當代名僧道光禪師的關系時說:“維十年座下."可見王維確實也與佛家因緣不淺,其晚年更是過著僧侶般的生活。據《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虛空,無有是處,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此時的王維儼然是一僧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