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唐睿宗李旦是史上讓位次數(shù)最多的皇帝

        2016-11-17 12:06:4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姓名:李旦 姓別:男 民族:漢 職業(yè):大唐帝國第五、第七任皇帝 生卒:公元662年~公元716年 工齡:6+2=8年 父親:李治 母親:武則天 王位

        姓名:李旦

        姓別:男

        民族:漢

        職業(yè):大唐帝國第五、第七任皇帝

        生卒:公元662年~公元716年

        工齡:6+2=8年

        父親:李治

        母親:武則天

        王位繼承人:李隆基

        最大愛好:清閑無事

        最大特長:能讓則讓

        最大缺點:沒有大志

        最大優(yōu)點:沒有野心

        最大成就:成為史上讓位次數(shù)最多的皇帝

        最大錯誤:沒有得到犯錯誤的機會

        最大快樂:終于將所有的權(quán)力位子都讓出去了

        最大痛苦:被妹妹和兒子逼著當了回皇帝

        最大仇人:沒有

        最大理想:平平淡淡過一生

        最大妥協(xié):讓出所有權(quán)力

        最大武功:無

        最大文治:無

        當前住址:陜西省蒲城縣西北30里處橋陵

        【經(jīng)典記載】

        〖古文〗隆基、太平公主……等以為宗廟不可無主,萬機不可暫曠,且從人望,因定策禁中……乃順眾望,蓋非朕本心,實乃鎮(zhèn)國太平長公主、皇太子、諸王、郡公之意也。(《全唐文·睿宗·付史館紀皇太子等勸進詔》)

        〖今譯〗隆基、太平公主等人,認為宗廟不可以沒有君主,國家萬事不可以暫時無人打理,且依從人們的盼望,在宮中確定政策……所以順應眾人的意思,絕不是朕本來的心意,實在是太平公主、皇太子、諸王、郡公的意思啊。

        〖古文〗謙恭孝友、好學、工草隸,尤愛文字訓詁之書(《舊唐書·睿宗本紀》)

        〖今譯〗謙卑、恭敬、孝順、友愛,愛好學習,用心于書法,尤其甚愛訓詁之書。

        【人物故事】

        〖三讓天下〗

        唐睿宗李旦是唐中宗李顯的弟弟,他的廟號是個“?!弊?。睿代表非常聰明的意思,那么李旦憑什么得到一個睿的稱號呢?

        李旦和李顯一樣,都是武則天的兒子,都被武則天扶上帝位,而后又踢下帝位。但是與李顯不同的是,武則天始終沒有像對付李顯那樣對李旦采取“壓迫”。相反,相反,還賜李旦武姓,并且讓李旦做皇嗣,準備自己駕崩了那么天下還是李旦的。

        和李旦相比,武承嗣的、武三思等人是在謀求奪位,李顯最終復位也屬于意外,唯有李旦,從一開始就始終是武則天自愿的想把皇位傳給他。為什么武則天對李旦這么看好呢?

        武則天是擺明了要奪李唐的江山的,可是卻容忍李旦在龍椅上做了足足六年,這又是什么緣故呢。其實答案就是李旦的廟號——“?!?,這孩子太聰明了,聰明的到了大智若愚的地步了,他真正的看淡了權(quán)力和名位,真正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他快快樂樂的生活,什么都不爭奪,卻也什么冤枉虧也沒吃過。人生給了他太多的波折和風浪,但他卻將這些磨難都一一化解,或榮或辱都保持平常淡定。

        這不是大智慧是什么呢?這不是睿又是什么呢?

        李旦最智慧的體現(xiàn),就是他一生曾經(jīng)三讓天下,從而成為中國歷史上讓位次數(shù)最多的皇帝。

        一般人一生都在為一個名位去爭去搶,李旦卻三次得到天下,卻三次都輕輕松松的讓了出去,一讓母親、再讓皇兄、三讓兒子。

        李旦第一次得到天下是在中宗被廢之后,武則天于同月立他為帝。

        睿宗即位之后,卻不像其兄李顯那樣,跟個暴發(fā)戶似的,又是寵信老婆,又是加封老丈人?;实壑唬瑢τ陬W趤碚f就好像不存在一樣,他依舊安靜的住在深宮里面。練他的書法,讀他的書。

        武則天于是對他的態(tài)度很滿意,也不急著把他廢掉,從而可以從容不迫的一步步登上皇位??梢哉f武則天可以順利成為女皇,跟李旦的良好配合是分不開的,如果本旦有一點不配合,或者說不積極主動的認真配合,那么武則天的皇帝之路,就會多許多麻煩。她當然可以用強制力讓李旦順服,就像對付李顯一樣,但是那樣對她又有什么好處呢?畢竟他們是她的親生兒子。

        李旦總是對母親的意思非常的體貼,能夠體諒母親的苦衷,處處順服,所以武則天不急于讓李旦下臺。相反,在條件不是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她倒是很樂意李旦在位,因為李旦才是真正能夠配合好她的人。而到了武則天即位的條件成熟的時候,李旦不等武則天來要,自己就主動將皇位獻上,而且還要求賜自己武姓。這是李旦一讓天下。

        李旦請求賜武姓這一著,實在是厲害,因為畢竟他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武家的幾個侄子跟武則天的關(guān)系再近,總近不過親生兒子吧?既然皇帝可以是女皇,那么兒子隨娘的姓,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李旦此舉,讓武則天感到非常幸?!斑@孩子還是當我是他親娘的,真理解我啊?!庇谑呛苡淇斓拇饝死畹┑恼埱螅幻娼邮芰死畹┑幕饰?,一面又賜李旦武姓,于是李旦就成了武旦(有沒有刀馬旦呀?),而且,作為武則天唯一姓武的兒子(李顯心里也只有自己的媳婦兒,跟武則天不一條心)武則天理所當然的讓武旦做了皇嗣,并且始終堅持不變。不管中間有過多少小波折,有過多少次危機,但是終究武則天沒有廢掉他皇嗣的地位。

        武則天用心的保護著武旦皇嗣的位子,可是武旦最后卻自己把這個位子也讓了出去。

        神龍政變之前,武則天已經(jīng)把李顯重新召回了洛陽,要不他也政變不了啊(看來所謂政變,其實是老女皇自己放水!),結(jié)果李顯一回來,李旦就稱病不再上朝,堅持非要把皇嗣之位讓給哥哥。

        這個事情我們應當看到李旦的聰明勁兒了。他為什么之前不說讓給武承嗣、武三思?因為那不是武則天的意思?,F(xiàn)在為什么要讓給李顯?因為這正是武則天的意思。

        那是不是說明武則天對他的態(tài)度變了嗎?不是,相反,武則天希望李顯繼承皇位,正是出于對李旦(或者說武旦)的一種愛護。武則天是深知李旦是真的對皇位沒興趣的,而且也從來不培養(yǎng)自己的朋黨。而李顯則不同,他這些年雖然表面上老老實實的待在房陵,但是他的老婆韋氏從來沒有真正放棄野心。朝中很多人,和他們都有關(guān)系。如果李顯即位,李旦不會有什么反對,可如果李旦即位,李顯雖然不會爭什么,但是韋氏和韋氏一黨,會放過他嗎?

        再說,自己一天天老了,朝中當年基于懼怕自己而擁護武氏的人,越來越著要“拔亂反正”了,而李顯是正而八經(jīng)繼承了高宗李治的皇位的,李旦卻是自己扶上帝位的。真要“恢復李唐”的話,顯然,對于那些擁唐派來說,李顯比李旦更有份量。那又何必把李旦放在火上烤呢?但是武則天也不忍心就奪了李旦的皇嗣之位,倒是李旦聰明一眼看出心思,主動要求把皇嗣之位讓給李顯。

        于是,李旦二讓天下。

        景龍四年五月,中宗李顯被毒殺,同年六月,睿宗第三子李隆基發(fā)動御林軍攻入宮中,討殺韋皇后及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與太平公主一起擁立睿宗復位。然而李旦卻實在是對皇位沒什么興趣,他甚至為此專門發(fā)了一道《付史館紀皇太子等勸進詔》明確表達自己不愿意做皇帝,完全是李隆基、太平公主的意思。

        李旦復位之后,面對的朝中兩大勢力就是自己的兒子李隆基和自己的妹妹太平公主。李隆基是大唐自高宗以來難得的一個“純爺們”,全無優(yōu)柔之疾。但是太平公主卻希望再演當年武后故事,當一把女皇。二者必然要發(fā)生沖突,而作為皇帝的自己并沒有能力平衡這二者的關(guān)系。

        李旦將這一切看在眼里,深知李家難得出隆基這么一個好男兒,如果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大唐的男人以后就徹底沒機會了。

        景云三年(公元712年)李旦正式下詔,禪位給李隆基,從此徹底撤出了皇權(quán)的樊籬,享受自由生活去了。而李隆基,也不負李旦所望,稱帝后不僅迅速消除了太平公主勢力,而且任賢用能,開創(chuàng)了唐代,也是整個中國封建史上,最輝煌鼎盛的一個盛世——開元盛世。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