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桓帝劉志簡介 崇尚佛道的東漢第十位皇帝
東漢第十位皇帝:漢桓帝劉志(132年—167年),他是漢章帝曾孫,在位21年。祖父河間孝王劉開,父蠡吾侯劉翼。率初元年質帝崩,梁太后與兄大將軍粱冀定策,迎立為帝,時年十五。太后臨政。初由外戚梁冀掌握朝政。延熹二年與宦官單超等合謀誅滅梁氏,政權由是落入宦官之手。九年,朝中官員、太學生員與外戚聯(lián)合反對宦官當權,他下詔逮捕李膺等二百余人,禁錮終身,史稱“黨錮之禍”。劉志一生崇尚佛、道,沉湎女色。信任宦官,察舉非人,時人譏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東漢王朝自此江河日下,瀕于滅亡。謚桓,葬于宣陵。
人物介紹
漢桓帝劉志(公元132年—公元167年),東漢第十位皇帝,共在位21年。他是漢章帝的曾孫,祖父是河間孝王劉開,父親是蠡吾侯劉翼。
公元146年,外戚梁冀毒死九歲的漢質帝,立十五歲的劉志為帝。劉志小時生性放蕩與宦官張讓有斷袖之情,后被太后梁妠發(fā)現(xiàn),梁太后和梁翼則利用張讓監(jiān)視桓帝[1],桓帝因而對梁氏不滿,就想方設法的誅滅梁氏。延熹二年(159年),桓帝聯(lián)合宦官單超等5人一舉殲滅了梁氏,5人同日被封侯,稱之為“五侯”。五侯比外戚更加腐敗,他們對百姓們勒索搶劫,民不聊生,四處怨聲載道,漢政治更加衰頹,國勢益弱。漢桓帝統(tǒng)治后期,一批太學生看到朝政敗壞,便要求朝廷整肅宦官、改革政治?;鹿贇饧睌模谘屿渚拍?166年)與德?lián)P天下的司隸校尉李膺發(fā)生大規(guī)模沖突?;傅鄞笈铝畲短胬钼哒堅傅奶珜W生200余人,后來在太傅陳蕃、將軍竇武的反對下才釋放太學生,但是禁錮終身,不許再做官,史稱“黨錮之禍”。漢桓帝死后,謚號孝桓皇帝,廟號為漢威宗。
謚號陵寢
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漢桓帝劉志死于德陽前殿。第二天,竇太后臨朝執(zhí)政?;傅刍囊艘惠呑樱瑓s沒留下一個兒子。劉志的謚號為“桓”,《謚法》上說:“克敵服遠曰桓?!边@個謚號放在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身上,毫不遜色,放在劉志身上,反而略顯諷刺。事實上,漢桓帝劉志不僅不能克敵服遠,甚至連守邊安內(nèi)都沒有做到。葬“宣陵”。侍御史劉儵(shū)推舉河間王劉開的曾孫劉宏繼位,是為漢靈帝。
歷史評價
諸葛亮:“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范曄:“前史稱桓帝好音樂,善琴笙。飾芳林而考濯龍之宮,設華蓋以祠浮圖、老子,斯將所謂「聽于神」乎!及誅梁冀,奮威怒,天下猶企其休息。而五邪嗣虐,流衍四方。自非忠賢力爭,屢折奸鋒,雖愿依斟流彘,亦不可得已。”贊曰:“桓自宗支,越躋天祿。政移五幸,刑淫三獄。傾宮雖積,皇身靡續(xù)。”
虞世南:“桓帝赫然奮怒,誅滅梁冀,有剛斷之節(jié)焉。然閹人擅命,黨錮事起,非乎亂階,始於桓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