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武帝蕭賾簡介 與北魏通好 南朝齊第二任皇帝
齊武帝蕭賾(440年—493年),字宣遠,小名龍兒,齊高帝蕭道成長子,母劉智容。南朝齊第二任皇帝(482年―493年在位),病死,葬景安陵。年號永明。
人物生平
武帝十分關心百姓疾苦,即位后,就下詔說:“比歲未稔,貧窮不少,京師二岸,多有其弊。遣中書舍人優(yōu)量賑恤?!辈痪茫俅蜗略t說,“水雨頻降,潮流薦滿,二岸居民,多所淹漬。遣中書舍人與兩縣官長優(yōu)量賑恤?!?/p>
第二年,他又下詔酌情遣返軍中的囚徒,大赦囚犯,對于百姓中的鰥寡和貧窮之人,要加以賑濟。他提倡并獎勵農(nóng)桑,災年時,還減免租稅。
永明十一年,皇太子蕭長懋病逝,謚文惠,遂立其長子蕭昭業(yè)為皇太孫,居東宮。同年,蕭賾病逝,傳位于皇太孫,謚號武皇帝。
齊武帝時,還與北魏通好,邊境比較安定。
歷史政績
1.武帝還下令多辦幾所學校,挑選有學問之人任教,以培育人們的德行。武帝以富國為先,不喜歡游宴、奢靡之事,提倡節(jié)儉。他曾下令舉辦婚禮時不得奢侈。
2.齊武帝時,還與北魏通好,邊境比較安定。高帝和武帝的清明統(tǒng)治使江南經(jīng)濟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社會也暫時安定。
3.史家贊之曰:
武帝丕顯,徽號止戈。韶嶺歇祲,彭派澄波。威承景歷,肅御金科。北懷戎款,南獻夷歌。市朝晏逸,中外寧和。
身后結局
武帝對于其后事,特意下詔說:“我識滅之后,身上著夏衣,畫天衣,純?yōu)跸瑢?,應諸器悉不得用寶物及織成等,唯裝復夾衣各一通。常所服身刀長短二口鐵環(huán)者,隨我入梓宮。祭敬之典,本在因心,東鄰殺牛,不如西家禴祭。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茶飲、干飯、酒脯而已。天下貴賤,咸同此制。未山陵前,朔望設菜食。陵墓萬世所宅,意嘗恨休安陵未稱,今可用東三處地最東邊以葬我,名為景安陵。喪禮每存省約,不須煩民。百官停六時入臨,朔望祖日可依舊。諸主六宮,并不須從山陵。內(nèi)殿鳳華、壽昌、耀靈三處,是吾所治制?!惫?93年7月,蕭賾得病,戊寅日,詔命皇太孫蕭昭業(yè)繼承皇位,要百官盡心輔佐,喪禮從簡,將自己選定的葬地定名為景安陵,不準出家為僧尼,不準建造塔和寺院,當天蕭賾病死。
蕭賾死后的廟號為世祖,謚號為武帝。
同期歷史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年號
興平(486年):唐寓之的年號
太和(477年正月-499年十二月):北魏政權北魏孝文帝元宏年號
永康(464年-484年):柔然政權受羅部真可汗郁久閭予成年號
太平(485年-491年):柔然政權伏名敦可汗郁久閭豆侖年號
太安(492年-505年):柔然政權候其伏代庫者可汗郁久閭那蓋年號
建初(489年-491年):高昌政權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