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傳統(tǒng)樂器 朝鮮族樂器細篳篥簡介
2016-06-09 01:25:0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細篳篥是在朝鮮族中廣為流傳的民間樂器,主要流行在中國吉林省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以及其它朝鮮族聚居地區(qū)。細篳篥的發(fā)音宏亮,音色高亢雄健
細篳篥是在朝鮮族中廣為流傳的民間樂器,主要流行在中國吉林省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以及其它朝鮮族聚居地區(qū)。細篳篥的發(fā)音宏亮,音色高亢雄健,具有濃郁的朝鮮族特色。
細篳篥的歷史非常悠久,它的鼻祖是古代篳篥。細篳篥由管哨和管身兩個部分構(gòu)成,管哨長4厘米,用去掉硬皮的蘆葦制成;管身取材于細竹管,全長20至25厘米,直徑約1厘米左右,正面開有7個音孔,背面還有一個高音孔。
細篳篥的演奏方法和大多數(shù)吹奏樂器一樣,表演時,演奏者要把管身豎起來 ,嘴里含著管哨,左手按背面的高音孔和正面上方的3個音孔,右手按正面下方的另外4個音孔。
細篳篥分為高音、中音和雙篳篥三個種類。傳統(tǒng)的高音細篳篥只能吹奏一個 調(diào)式,后來,樂器制作者在它的第六個音孔的右上角開了一個加鍵的小孔,使這 種樂器的音域達到了兩個半八度,而且還具備了轉(zhuǎn)調(diào)的功能。
中音細篳篥和高音 細篳篥的功能差不多,不同的是,中音細篳篥比高音細篳篥低一個八度。和前兩者相比,雙管細篳篥則是把兩支大小、音高都相同的高音細篳篥并排聯(lián)接在一起,每支篳篥的管身上都裝有管哨。
演奏的時候,既可以吹奏單管,發(fā)出單音,也可以口含兩支管哨,吹出同一個高度的兩個音。另外,雙管細篳篥還能吹奏出三度、四度和五度的和音,音量也比單管的細篳篥大得多,音色悠揚清麗,演奏技巧也比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