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為何愛吃米?黎族的特色主食都有啥
一、大米飯
大米是黎族人民生活的主糧,他們十分重視對糧食的保護。在山區(qū),村邊有一座座小糧倉;在沿海平原地區(qū),家家戶戶都有存放谷物的大竹簍。人們平常用獨木桶或陶缸保存稻米。稻谷用木臼舂或用竹磨碾。稻米有白米、紅米和糯米3種,白米、紅米是制作米飯的原料,糯米是制作飯團、包粽和釀酒的原料。
米飯的制作過程是:在三角石灶生火置鍋,把鍋內(nèi)的水煮沸后,按水下米,用勺子攪均勻,火候適中。米飯煮半熟時蓋上鍋蓋,將灶里柴火取出,用火炭的余熱將米燜成香噴噴的米飯。
由于海南島中部和西部地區(qū),日光照時間長,天氣熱。普遍早上煮一天吃的稀飯。煮米飯的時候,一般不洗米,認(rèn)為洗米會失去營養(yǎng)。米飯煮熟后適量沖進涼水,調(diào)成稀飯。日常生活以米湯代開水喝,稀飯清涼可口,解渴又能填飽肚子。黎語稱“稀飯”為“他南”。吃飯一詞,黎語各方言稱謂不同。有“啦他”、“啰他”、“唎他”、“德透”等稱呼,一般以樂東抱由鎮(zhèn)哈方言“啦他”為標(biāo)準(zhǔn)。
二、山欄米飯
山欄米,是一種旱稻米,五指山地區(qū)盛產(chǎn)山欄稻。黎族在山上以刀耕火種的生產(chǎn)方式開發(fā)山欄園,種植山欄稻、玉米、薯類和瓜菜。山欄稻,每年四月播種,秋天收割。山欄米質(zhì)好,營養(yǎng)豐富,煮成米飯,清香撲鼻,是黎家迎賓待客的上品。
三、竹筒飯
用水把米浸泡、濾干后,配上瘦肉、五香料和適量食鹽拌勻填入竹筒(用生山竹或家種云竹的幼竹制作)內(nèi),再灌上適量清水,用芭蕉葉堵塞封口。然后把竹筒放進火堆里慢慢翻烤,制成竹筒干飯。黎語稱竹筒飯為“眉萬”。竹筒飯芳香可口,人們出門遠行多帶竹筒飯用餐。喜慶佳節(jié)也要制作竹筒飯。竹筒飯不易變質(zhì),可保存一周。當(dāng)代竹筒飯已成為賓館酒店宴席上人們品嘗黎家風(fēng)味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