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傳統(tǒng)文化 > 正文

        羌族喪葬習俗 羌族所謂的“趕馬”是啥意思

        2016-06-05 16:50:1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舉行“趕馬”儀式即表示將掃靈安葬死者。接著,由道士薦靈,薦靈詞為漢語,大意為安慰亡靈,快樂歸天。孝子跪地燒燃香蠟,以刀頭敬酒祭奠亡

        舉行“趕馬”儀式即表示將掃靈安葬死者。接著,由道士薦靈,薦靈詞為漢語,大意為安慰亡靈,快樂歸天。孝子跪地燒燃香蠟,以刀頭敬酒祭奠亡靈。此時道士將所有祭奠之物基本燒完,只留死者靈牌和引魂幡次日放到墓地。墓穴早已請陰陽先生選定挖好。

        次日凌晨(四時)端公、盔甲為前導,率領孝子和送葬的家門親戚,將棺材搬到墓地。溝口羌人喪葬不用引路羊,棺材上放雞一只,據(jù)說是為了“避煞”,男性死者用公雞,女性死者為母雞。棺材入穴之先,端公殺雞,以雞血繞墓穴淋一圈,表示為死者“買地”。棺材入穴后稍事掩埋即止。隨即舉行“轉(zhuǎn)路”(即招魂)儀式?!稗D(zhuǎn)路”的地點一般選擇在墓地相對的山腰,山前有大路通往本寨(或幾個村寨)羌人祖先曾流寓過的地方。溝口公社雞公寨大隊的刁林、色爾多、巴竹、大寨、二里寨的村寨的人死后,都“轉(zhuǎn)路”到神木溪舉行招魂儀式,“轉(zhuǎn)路”后本應轉(zhuǎn)回墳山舉行追悼死者的結束儀式。因死者墳山為莊稼地旁,故改在房頂舉行。房頂正中陳設玉米兩升(裝在一小斗內(nèi))、刀頭一個、二十杯酒、燒香點蠟,六個端公和六個盔甲同時出場,端公敬神念咒后,端公和盔甲各在房頂?shù)囊欢?。在一陣陣響器聲中,端公舞萬字格,跳蛇蛻皮和線子挽疙瘩??子们荚捹澇?,大意為追悼儀式閉幕了,死者亡靈應歡歡喜喜去,永駐墳山,子孫后代興旺發(fā)達。舞蹈和贊唱大約半個小時。

        端公舉火燒刀頭,喪家拿兩個大圓饃饃(如死者為男性則為大三叉饃饃)。分一小塊給在場的人吃。表示喪事完畢,從此再不允許敲響器。

        然后喪家請端公、盔甲、道士、陰陽先生、親戚家門和鄰居吃早飯。每上一道菜吹一次嗩吶,表示轉(zhuǎn)哀為喜。早飯后所有客人表示告辭。喪家請盔甲壘墳。至此,整個喪事結束。

        從茂汶羌族自治縣溝口、渭門羌人整個喪葬習俗看,原始宗教和佛教、道教雜糅,漢化色彩頗濃,但羌人原來的喪葬習俗特點仍依稀可見,從中還反映溝口渭門羌人歷史的一些影子。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