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傳統(tǒng)文化 > 正文

        羌族樂器簡介 羌族都有啥傳統(tǒng)樂器

        2016-06-05 14:54:0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羌笛: 羌笛系用骨制成,前端吊一截皮繩,又作鞭使。最初只“宮、商、角、徵”四音,傳有名京房者(公元前77至37年)又加一高音按孔,構(gòu)成“

        羌笛:

        羌笛系用骨制成,前端吊一截皮繩,又作鞭使。最初只“宮、商、角、徵”四音,傳有名京房者(公元前77至37年)又加一高音按孔,構(gòu)成“宮商角徵羽”5音,后漢馬融《長笛賦》所記:“近世雙笛從羌起……君明所加孔出后,是謂高聲,五音畢”。

        現(xiàn)在所見羌笛為六聲雙管豎笛,用油竹制成,長約50厘米,直徑1~2厘米,雙管雙翼,管上齊開六孔,管頭插竹,用“鼓腮換氣法”吹奏,故聲不絕于耳,其聲清澈、纖細,音域不寬,卻悠揚婉轉(zhuǎn)。早為文人墨客所重視,唐詩宋詞中屢見羌笛、羌管的詠嘆。

        口弦:

        是羌族婦女所喜愛的小型樂器,多自制,青年男女戀愛時,男青年做一口弦送女方以示信托。婦女也能自制。

        制口弦主要材料為竹,須選竹青較厚、彈性較強之竹片剖削。其外形似腳踏風琴的發(fā)音簧片,長度僅及簧片的三分之二。兩端系有麻線,奏時扯動麻線竹簧即發(fā)音響,其音裊裊,余音不絕。

        但音域狹窄,不足一個八度。其音的改變,全憑演奏者扯動麻線的力度和舌頭觸及簧片的位置以及口形大小、口中氣流的強弱而定。

        盤鈴:

        羌族宗教儀式搖擊樂器,又名響盤。形似碟盤,響銅制,上部呈乳狀,下部喇叭口外翻,直徑約10厘米,乳狀頂部有一小孔,內(nèi)系古錘,外接鈴柄,音色清亮柔脆,具有女性特征。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