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傳統(tǒng)文化 > 正文

        土族民歌體現(xiàn)了土族人怎樣的精神

        2016-06-04 12:22:1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土族音樂屬于風俗性歌曲,土族民間音樂多用五聲音階或六聲音階,并用四度五度音做為調式骨架音。節(jié)奏大都使用3拍子,也有少量的2拍子。宴席

        土族音樂屬于風俗性歌曲,土族民間音樂多用五聲音階或六聲音階,并用四度五度音做為調式骨架音。節(jié)奏大都使用3拍子,也有少量的2拍子。宴席曲、花兒常運用八度音程的跳進使旋律剛健、激越。

        土族的民間歌曲可分為:

        宴席曲

        按內容可分為贊歌和問答歌兩類。贊歌,內容多為贊頌對方,常作為問答歌的引子。一般由兩個樂句組成,節(jié)拍自由,旋律起伏較大。進行中常出現(xiàn)下滑6~8度的音程,是旋法上的特點之一。問答歌內容廣泛,從天文地理、生產(chǎn)知識到宗教信仰等,富有知識性。其曲調鏗鏘有力、曲尾收束干脆而不拖沓。流傳在互助一帶的宴席曲,多用土語演唱;流傳在民和縣官亭地區(qū)的用漢語演唱。

        婚禮曲

        土族傳統(tǒng)的儀式歌曲,也稱喜曲,貫穿于婚禮的始終。如婚禮開始唱《納信妥諾》(“納信”指男方派去迎親的人),依次唱問答歌《唐德格瑪》,取笑納信的詼諧歌《納信斯果》,儀式歌《依姐》,以及告別親人的《興馬老》,送親唱的《拉隆老》,答謝媒人的《西買其瓦日哇》,賓主互相敬酒的《的尕迭》,婚禮結束時唱《黑姐》等,內容風趣詼諧,曲調規(guī)整,節(jié)拍清晰分明。

        歌舞曲

        土語稱“安召”。凡喜慶佳節(jié)或婚禮宴席中,人們圍成圓圈,旋轉歌舞,曲調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節(jié)奏多為3拍子。領唱的樂句簡短,合唱的樂句較長,往往帶有延長音的襯句。

        內容多為慶豐收,祈求人畜興旺等。主要曲目有:《興馬老》、《嫂老老》、《召引召》、《拉莫沿召》等。其音樂特點是常從主音下方四度為起點五聲音階式上行級進到最高音,形成高、低相距八度的旋律。

        敘事曲

        土族的每首長詩都有專門的曲調,大多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音域在一個八度以內。旋律進行平穩(wěn),具有朗誦性。曲目有《拉仁布與且門索》、《格薩爾》、《祁家延西》等。

        兒歌曲

        常以寓言的形式進行敘述,內容富有哲理性。曲調抒情優(yōu)美。曲目有《布柔由》、《登登馬秀》、《阿且什戈瑪》等。

        花兒

        土族將花兒及土語演唱的情歌皆稱“哈達過道”,每年農(nóng)歷六月六日的廟會上,比賽花兒成為土族民間傳統(tǒng)的盛事,歌手一般都運用真假聲相結合的唱法。

        曲令有:“好花兒”、“紅花兒姐”、“楊柳兒姐”、“九月的菊花兒”、“尕連手”、“梁梁上浪來”等。曲調多由上下兩個樂句組成,并用下滑音來結束每個樂句,這是土族花兒突出的特點之一。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