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服飾 滿族婦女的頭飾“扁方”啥樣
在滿族民間有大扁方,大扁方是滿族金屬工藝,俗稱“滿洲大簪”,是婦女成年的標志,多為銀、銅金屬所制。使用時橫貫于發(fā)中,表示婦女已進入成年。在王公貴族家中婦女的大扁方十分講究,除發(fā)用貴金屬制作外,還要鑲有玉石、翡翠,以顯示其高貴。
關(guān)于扁方這種滿族婦女所特有的頭飾,在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何玉鳳毀裝全孝道安龍媒持服報恩情”中,通過對安夫人頭飾的描繪可以看到。文中說:“只見那太太……頭上梳著短短的兩把頭兒,扎著大壯的猩紅頭把兒,別著一枝大如意頭的扁方兒,一對三道線兒玉簪棒兒,一枝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卻不插在頭頂上,倒掖在頭把兒的后邊,左邊翠花上關(guān)著一路三根大寶石抱針釘兒,還戴著一枝方天戟,拴著八棵大東珠的大腰節(jié)墜角兒的小挑,右邊一排三枝刮綾刷蠟的矗枝兒蘭花兒”……。不管她這一頭戴了多少個簪子,卻反映出當(dāng)時清朝中期以后,一般滿族官宦人家婦女頭飾的寫照。
在清代的北方民間,扁方也有很小的。如遇喪事,妻子為丈夫戴孝,放下兩把頭,將頭發(fā)集攏于頭頂束起,分兩把編成兩個辮子,辮梢不系頭繩,任頭發(fā)松亂一頭頂上插一個三寸或四寸長的白骨小扁方。如果兒媳為公婆戴孝,則要橫插一個白銀或白銅的小扁方。扁方一般用青素緞、青絨或青紗蒙裹而成,俗稱“鈿子”,佩戴時固定在發(fā)髻之上便可,上面還常繡有各種花紋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
王室貴族婦女用的扁方從質(zhì)地到樣式制作都堪稱精美絕倫,在扁方僅一尺長的窄面上,透雕出的花草蟲鳥、瓜果文字、亭臺樓閣等圖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王妃貴婦們戴著扁方故意把兩端的花紋露出,以引人注意。在扁方上綴掛的絲線纓穗,據(jù)說是與腳上穿的花盆底鞋遙相呼應(yīng),使之行動有節(jié),增添女人端莊秀美的儀態(tài)。每逢喜慶吉日或接待貴客等滿族婦女便要戴上扁方了。戴上這種寬長的扁方,限制了脖頸的扭動,使之身體挺直,再加上長長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們走起路來顯得分外穩(wěn)重、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