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歷史 京族圖騰有著怎樣的意義
2016-05-24 13:37:0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獨弦琴是京族人民最喜愛的民間樂器之一。獨弦琴只有一根弦,琴弦長80厘米。演奏時右手扶琴,左手以小竹片撥動琴弦,可以奏出四個音和裝飾音
獨弦琴是京族人民最喜愛的民間樂器之一。獨弦琴只有一根弦,琴弦長80厘米。演奏時右手扶琴,左手以小竹片撥動琴弦,可以奏出四個音和裝飾音,聲音委婉動聽。獨弦琴音色純美清雅,音域寬廣,風格獨特,一般用于唱哈時伴奏,有時也用于舞臺演奏,是京族文化的象征。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鄉(xiāng)的污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其余分布在譚吉、紅坎、恒望。
京族過去被稱為越族,1958年正式改名為京族。
京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絕大多數(shù)京族人通用漢語(廣州方言)和漢文。京族人喜歡的“唱哈”、竹竿舞、獨弦琴,被譽為京族文化的三顆“珍珠”。
京族主要從事沿海漁業(yè)。近年來,京族三島又發(fā)展了農業(yè)、魚類加工業(yè)和人工珍珠養(yǎng)殖場。京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京族過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數(shù)人信奉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