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傳統(tǒng)文化 > 正文

        德昂族習俗 德昂族的佛學教育是怎樣的

        2016-11-24 17:20:1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佛寺(德昂族稱莊房)是舉行宗教活動和出家僧侶學習、生活的地方。過去,大多數(shù)德昂族村寨都設(shè)有佛寺。佛寺里的僧侶有佛爺、和尚之分,前者是

        佛寺(德昂族稱莊房)是舉行宗教活動和出家僧侶學習、生活的地方。過去,大多數(shù)德昂族村寨都設(shè)有佛寺。佛寺里的僧侶有佛爺、和尚之分,前者是師傅,后者是徒弟。佛爺諳熟傣文,精通經(jīng)書,屬于知識階層,在群眾中有極高的威信。

        凡婚配嫁娶、生老病死都請佛爺來打卦、念經(jīng)。另外由于佛寺是唯一獲得教育的場所,因此許多德昂族群眾常把自己家里五、六歲的小孩送到佛寺里當小和尚,接受佛學教育。

        按佛教規(guī)定,出家時的僧侶一概不準結(jié)婚,只有還俗后才能結(jié)婚,而還俗是比較容易的,還俗手續(xù)也較簡單。

        在德昂族各村寒中,還有一種專門從事祭獻的祭司。

        鎮(zhèn)康、耿馬等地稱其為“達來”,由篤信宗教的老年人中選出;德宏地區(qū)則用漢語稱其為“先生”,他能占卦、擇日、誦經(jīng),有一定知識水平,從而得到群眾的公認。

        僧侶的日常生活費用由世俗群眾供給,是小乘佛教的一個重要特點。和傣族佛寺相似,德昂族各村社各村寨佛寺里僧侶的生活費用,均由當?shù)厝罕娯摀?/p>

        平時全寨人家輪流送飯、肉、菜等食物給佛寺,并負責供給衣物。另外,通過每年宗教節(jié)日群眾的布施,佛寺收入也相當可觀。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