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一年之中比較大型的一次考試,全國各地都會有很多人參加,所以疫情防控是比較嚴峻的,由于目前我國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疫情反彈,這對考研來講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zhàn),不過按照疫情的趨勢,今年考研并不會因為疫情延期推遲。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wǎng)一起了解相關(guān)知識吧!
本文目錄
1、考研復試線上和線下的區(qū)別?
2、2022考研會因為疫情推遲嗎
3、考生進入考場須出示證明材料要求

考研復試線上和線下的區(qū)別?
未來的研究生需要提前了解。一般來說,無論是線上復試還是線下復試,都由兩部分組成。每次筆試和面試均由學校獨立準備和審核。此外,兩者的表面也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評價環(huán)境。在線復試不需要考生到相應的招生單位參加,只要在家,即可完成研究生復試全過程,最大程度保障學生安全。相比之下,普通線下考試,考生必須離家到指定地點接受考試。
此外,應準備的測試材料也不同。除線下考試外,還應攜帶本人身份證、準考證、畢業(yè)證或?qū)W生證、大學成績單、畢業(yè)論文、復試資料登記表到指定單位參加考試。在線復試除了要準備以上以上的材料外,還應該準備好組合復試設備,尋找合適的考試環(huán)境,順便說一句,并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會抽取試題讓學生回答。一些學校會將答卷直接郵寄給考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準備許多“座位”,以便學生可以監(jiān)控測試環(huán)境的各個角落。
此外,兩者在考試過程中也存在很大差異。線上線下二次考試后,即可按順序進入考場。網(wǎng)上復試,考生首先向面試老師出示本人身份證和考生考試資料,拍攝專業(yè)“復試秘籍”,保存截圖,然后正式參加考試。未來,學生會再次檢查面試環(huán)境,以免考試出錯。綜上所述,線上復試和線下復試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尤其是在考試過程中,考生要特別注意。因此,考生應盡量提前做好準備,為在線復試做好準備。
二次考試線上線下差別很大。只有先做好準備,才能充分理解考試。相機和真人有很大的區(qū)別。因此,考生必須提前對攝像機的角度、說話的節(jié)奏等細節(jié)進行模擬練習。在這個過程中,請盡量在鏡頭前展示你的上半身,眼睛一直盯著鏡頭,尤其不要盤腿而坐。姿勢不好時,把手放在考官能看到的地方。模仿新聞主持人也可以。重新測試也不容易。只有在所有細節(jié)上“追求更好的東西”,才能保證萬無一失的復試。

2022考研會因為疫情推遲嗎
不會推遲。
至于2022年考研,官方?jīng)]有發(fā)布延期信息,全國各地區(qū)、各單位正在齊心協(xié)力控制疫情。
按照往年的情況來看,延期的可能性非常低。簡而言之,這不是我們應該考慮和決定的。我希望你不要在這種不必要的擔心上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
官方通知下發(fā)前,建議大家按照原計劃備考,保持不變,應對變化,密切關(guān)注申請地區(qū)的旅游防疫政策考試。
相信有了去年的教訓,疫情不會對初試時間造成很大影響。從去年的防疫政策不難看出,當時各考點的防疫措施非常到位:要求考生在考試前14天堅持測量體溫,中高考生-風險地區(qū)需提供核酸檢測證明,并設置隔離檢測室
在這個階段,最好的應對方式是“以不變應萬變”。小伙伴們不用太擔心,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按照學習計劃一步步來。不管初試會不會延期,我們都可以做好充分的準備。

考生進入考場須出示證明材料要求
1.所有考生每科目入場時需要出示“河北健康碼”綠碼,并提交一份本人簽字的《考生健康情況自我承諾書》(見附件1)。
2.由于我省高校秋季開學后實行封閉管理,在我省“高?键c”(見附件2)參加考試的考生每科目入場時需另外提交本人就讀高校出具的《在校生健康狀況證明》(原件或復印件)。在我省“高?键c”參加考試的考生均安排為應屆本科畢業(yè)生,不在“高?键c”參加考試的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及其他考生不需要提供《在校生健康狀況證明》。請考生在2020年12月19日后,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查看本人考點信息。
3.持“健康碼”非綠碼,或考前14天內(nèi)有發(fā)燒(體溫≥37.3℃)、咳嗽、乏力、肌肉痛、頭痛等感冒樣癥狀或憋喘、呼吸急促、惡心嘔吐、腹瀉、心慌、胸悶、結(jié)膜炎等與新冠病毒感染有關(guān)的癥狀,或考前14天內(nèi)有境外或非低風險地區(qū)旅行居住史的,每科目入場時須主動提供7日內(nèi)《新冠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原件或復印件),否則不得進入考點。
4.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疑似患者、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或治愈未超過14天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發(fā)熱患者,須經(jīng)衛(wèi)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gòu)和醫(yī)療機構(gòu)等進行專業(yè)評估,綜合研判是否可以參加考試。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sykyb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