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清心丸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對牛黃清心丸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介紹下。
【處方】羚羊角(鎊.另研.一兩) 麝香(另研.一兩) 龍腦(另研.一兩) 人參(去蘆.二兩半) 蒲黃(二兩半) 白茯苓(去皮.二錢半) 芎藭(一兩六錢半) 柴胡(一兩六錢半) 杏仁(另研.一兩六錢半) 桔梗(一兩六錢半) 防風(去蘆.一兩半) 白術(一兩半) 白芍藥(一兩半) 麥門冬(一兩半) 黃芩(一兩半) 神曲(一兩半) 當歸(一兩半) 阿膠(炒.一兩七錢半) 大豆黃卷(一兩七錢半) 肉桂(一兩七錢半) 干姜(七錢半) 牛黃(另研.一兩二錢) 犀角(另研.二兩) 雄黃(另研 八錢) 金箔(一千二百箔) 甘草(五錢) 乾山藥(十兩) 白蘞(七錢半) 大棗(另研.一百個)
【炮制】上除大棗、杏仁、金箔、羚羊角、犀角、麝香、龍腦、雄黃另研,余藥別研為細末,入羚羊角等七味。入內再研和勻。將大棗煮熟去皮核,搗爛如泥。同煉蜜為丸,每一兩作十丸,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治諸風緩縱不隨,言語蹇澀,痰涎壅盛,心怔健忘,或發(fā)癲狂,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食后溫水下。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白芍藥 麥門冬(去心)黃芩 當歸(去苗)防風(去苗)白術各45克 柴胡 桔梗 芎藭 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黃,別研)各37.5克 神曲(研)蒲黃(炒)人參(去蘆)各75克 羚羊角末 麝香(研)龍腦(研)各30克 肉桂(去粗皮)大豆黃卷(碎炒)阿膠(碎炒)各53克 白蘞 干姜(炮)各22.5克 牛黃(研)36克 犀角末60克 雄黃(研,飛)24克 干山藥210克 甘草大棗
【制法】上除棗、杏仁、金箔、二角末、牛黃、麝香、雄黃、龍腦外,余為細末,入余藥和勻,用煉蜜與棗膏為丸,每30克作l0丸,用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治諸風,緩縱不隨,語言謇澀,心悸健忘,精神恍惚,頭目眩暈,胸中煩郁,痰涎壅塞;心氣不足,神志不定,驚恐悲憂,喜怒無時,虛煩少睡,或發(fā)狂癲,神情昏亂。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用溫水化下。小兒驚癇,以竹葉湯溫化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
【別名】萬氏牛黃清心丸(《景岳全書》卷六十二)。
【處方】黃連(生)15克 黃芩 山梔仁各9克 郁金6克 辰砂4.5克 牛黃0.75克
【制法】共研細末,臘雪調面糊丸,如黍米大。
【藥理作用】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和降溫作用 《中成藥研究》1986(11):29~31,實驗表明,本方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其作用部位主要在腦干及大腦。能降低大鼠正常體溫及酵母菌致熱大鼠的體溫,作用較強且持久,還能提高小鼠耐高溫的能力,顯著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其藥理作用是多方面的,既有顯著鎮(zhèn)靜、鎮(zhèn)驚、解熱作用,又能提高小鼠耐高溫、耐缺氧能力。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開竅安神。治溫邪內陷,熱入心包,身熱煩躁,神昏詁語;中風痰熱內閉,神昏語謇,及小兒驚風,發(fā)熱抽搐。
【用法用量】每服7~8丸,燈心湯下。
【備注】方用牛黃清心解毒,豁痰開竅為君;黃連,黃芩、山梔清熱瀉火為臣;郁金芳香開閉,朱砂寒涼重鎮(zhèn),用以開竅安神,共為佐使。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開竅安神之功。
【摘錄】《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看完了上文對于牛黃清心丸這種方劑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yǎng)生成為了許多人都非常重視的問題。不管是飲食方面還是茶品方面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現(xiàn)象。